1 / 2
文档名称:

11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1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doc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1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
11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
11-1 规划用地平衡表
11-1-1 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面积(ha)
比重(%)
人均面积(m2/人)
居住区用地
 
 
 



住宅用地
 
 
 
公建用地
 
 
 
道路用地
 
 
 
公共绿地
 
 
 
其他用地
 
 
 
注:其他用地是指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居住区的用地,如市级以上的公共建筑、工厂、单位等用地,以及不适于建筑的用地,包括住宅区工业用地。
规划用地平衡表的作用
1)用数量表明住宅区的用地状况;
2)初步审核各项用地分配比例是否科学合理;
3)初步评价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4)方案评定和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重要依据。
10-1-2 住宅区各项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1住宅用地
50-6-
55-65
70-80
2公建用地
15-25
12-22
6-12
3道路用地
10-18
9-17
7-15
4公共绿地
-18
5-15
3-6
居住区用地
100
100
100
10-1-3 住宅区各类用地的划分
11-2 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1) 居住户数(户、套)
(2)居住人数(人)
(3)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4)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
(5)人口密度=每公顷住宅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6)建筑面积密度(毛密度、净密度)
(7)建筑密度(毛密度、净密度)
(8)停车泊位(停车率、地面停车率)
(9)绿地率=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住宅区用地面积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