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21年隐喻——人类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隐喻.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隐喻——人类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隐喻.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4/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隐喻——人类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隐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隐喻——人类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隐喻

     摘要隐喻的历史悠久,被广泛地看成一个修辞方法,是一个语言现象,大家重视的是它的修辞效果。伴随历史的发展,大家逐步地发觉把隐喻仅仅看作修辞手段是一个偏颇和局限,进而从哲学的高度上进行考虑,认为隐喻可经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迎合到另一个概念域,所以,隐喻不但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思维方法,是人类认知的工具。
  关键词隐喻 类型 认知 思维
  隐喻的认识论转向
  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比方辞格的一个类型,和明喻相对,建立在相同性的基础上,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它是一个语言利用的现象,属于发生在词语层次上的修辞方法。隐喻一直沿着这一传统前进,作为一个修辞手段得到大家的认同。尽管有部分西方学者,包含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全部对隐喻的认知功效作过部分叙述,但似乎没有引发大家的注意和重视。到了20世纪30年代,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开始在句子层面上加以考虑,真正突破了隐喻的修辞论局限,而且认为隐喻在人类语言中无处不在,是大家进行思维的工具。自此,隐喻的认知论成为学者的热门话题。
  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之中。认知语言学家把人类的语言整体看作是一个充满隐喻的符号系统。借鉴其它科学的研究结果和方法,在更宽广的语言环境中寻求隐喻意义的支点。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说:“隐喻无处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它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的基础上的。”语言是思维的参加者,它本身也是思维的结果,思想在思维的过程中产生,又经过语言表示出来。人类的认知在思维系统中得以加工,隐喻隐身于思维,经过语言这一形式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隐喻的三种类型
  隐喻可经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迎合到另一个概念域,所以,概念系统是经过隐喻的方法建立起来的。隐喻是人类形成概念系统的基础手段,它在语言中的表现是多个多样的,Lakoff和Johnson把它们概括为三种类型:
  1 本位隐喻
  本位隐喻是利用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感知的基础经验来了解那些抽象经验,比如,思想,观念,行为等。大家常常谈到这么的例子:“通货膨胀正在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其中的通货膨胀被看作是一个实体,这是大家把物价上涨的实体化,实体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详细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抽象的经验被表示的详细生动。假如把大脑的思索实体化为机器,我们就能够得到很多相关大脑和机器联络的表示,比如:“我的脑子不转了”,“我脑子仿佛生锈了”等。最经典的应该是Reddy1979提出的著名的导管隐喻,也被称作容器隐喻。她把语言看成导管或容器,交际过程中,发话人将意思感情放入语言中,受话人则从语言中把发话人的意思取出来。隐喻建立的基础来自我们的身体经验,人体含有容器的特征,它既能够装入东西,也能够排出东西。
  2 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跟空间位置相关,空间位置的感知是人的基础能力。人类参考相对于本身的空间位置,如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形成的一套概念系统,这些方位是人体直接经验的体验。以上下为例,依据蓝纯统计研究的结果,汉语中绝大多数的“上”全部有隐喻义,和之相关的隐喻义是:处于很好的状态为上,数量较大为上,时间较早为上,社会地位较高为上。
  3 结构隐喻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