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现实状况及对策研究黑龙江省对俄合作
摘要: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农产品贸易息息相关。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边境线长达3038公里,两地域经济互补性很强,开展农产品贸易含有十分广泛的优势。多年来本省对俄贸易总额占总对外贸易总额的3/5,两地域贸易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对俄贸易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农产品质量偏低、农产品出口成本高等,所以抓住优势,加紧对俄农产品的发展是黑龙江省的必定选择。
关键词:对俄贸易;农产品;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2110-0-01
一、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的优势
。黑龙江省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域毗邻,两地域的边境线长达1500公里,这为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奠定了很优越的条件,本省农产品价格低、运距短、到货快、保鲜好,在俄罗斯市场上广受欢迎。现在黑龙江省已开通25个对俄贸易口岸,运输通货能力强。从其次来讲,俄罗斯和本省在劳动力方面形成互补,使得双方含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黑龙江省资源开发的时间较晚,破坏程度和农作物受污染程度相对较轻。黑龙江省土地肥沃广阔、资源丰裕、森林茂密,河流众多,这为本省提供了特色的农业产业优势。多年来本省逐步形成了绿色农业为中心的高水平特色技术,如在改良马铃薯、大豆、水稻方面含有突出贡献,完全具有输出农业技术产品的能力。
。黑龙江省和俄罗斯的农业结构相比含有很大的互补优势。前苏联为发展成为军事化超级大国造成轻重百分比严重畸形,长久来国家不重视农业,工农比重严重失衡。相反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条件优厚,由此可见两地域经济结构互补优势较大。
二、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的问题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尽管农产品种类齐全,但因为农业技术水平较低、农业投入不足,造成本省农产品整体水平较低,食品安全问题常常出现。近些年农、兽药残留超标、三聚氰胺等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农产品的名声,很多国家对中国农产品采取严禁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省对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黑龙江省农产品粗放式经营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农业人均产值较低,科技贡献率较低,知识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水平较低,这造成农产品出口成本较高。据统计2021年本省农业人均产值相当于美,科技贡献率仅占48%,农业科技结果转化率仅为30%-40%。另外,本省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严重限制了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造成对俄农产品成本较高。
。黑龙江省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习惯于分散经营,农产品产业链不成熟,加工企业底子薄,资金缺乏,信息不灵活,这直接造成本省农产品贸易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牵动力不强,严重缺乏影响力。另外,粗等加工所占比重较大,高级次农产品经贸企业很稀少,市场拥有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对俄农产品出口难以形成大规模,影响了形成集团力量进军俄罗斯农产品市场领域。
。黑龙江省服务贸易体系不健全关键表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受俄罗斯企业私有化程度的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