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筑环境学》教学大纲
学分:2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面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
一、说明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环保与节能形势日益严峻的条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在创造舒适、健康、环保、节能的室内环境时所起的作用及其综合效应,为创造舒适、健康、环保、节能的室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并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本课程宜安排学生在学完物理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有关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开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室内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在创造一良好室内环境时所起的作用;对如何创造、评价室内环境有一较深程度的认识。
3、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设想:建筑环境学包括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湿环境、气流环境、建筑光环境、声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考虑到人的主观感受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时还涉及到人体物理、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涉及知识面非常广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须结合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加以综合运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绪论(1学时)
第一节:建筑环境学的作用与地位
第二节: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建议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讲课时尽量通过多媒体、教具、挂图、幻灯等方法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加深印象,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建筑环境学在本专业中的作用、地位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4学时)
第一节:地球饶日运动的规律
第二节:太阳辐射
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日照的作用与效果
第三节:建筑物配置和外形与日照的关系
第四节:室外气候
室外温度、湿度、风、降水;城市气候
第五节:我国气候分区特点
本章重点、难点:1、太阳辐射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2、大气气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3、建筑位置、方向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建议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讲课时尽量通过多媒体、教具、挂图、幻灯等方法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加深印象,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1、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
2、城市热岛效应
第三章:建筑环境的空气环境(5学时)
第一节:空气污染的指标与来源
空气环境指标;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第二节:空气污染物种类极其所造成的污染
气体污染物;悬浮颗粒物与微生物
第三节:换气量与换气次数
通风与空气调节;换气量;换气次数
第四节:通风与气流分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气流分布的确定;气流分布性能评价
本章重点、难点:1、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2、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指标
3、换气量的计算
4、室内气流组织对空气品质的影响
建议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讲课时尽量通过多媒体、教具、挂图、幻灯等方法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加深印象,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题:1、室内空气污染物极其来源
2、空气寿命
第四章: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6学时)
第一节: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
围护结构外表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