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赠从弟(其二)解析.ppt

格式:ppt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赠从弟(其二)解析.ppt

上传人:chuandao1680 2016/5/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赠从弟(其二)解析.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赠从弟(其二) (汉末)刘桢关于作者刘桢(? ~217 ),三国时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山东东平宁阳人。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 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 ~ 220) 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 cà n )、徐干、阮瑀( yǔ)、应玚( yá ng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 zhēn)。亭亭:高耸的样子。盛:大,凶猛。劲(jì ng):坚强有力。罹(lí):遭受(不幸或苦难) 从弟:堂弟瑟瑟:形容风声。一何:多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却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吗?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课文大意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松树的整体形象:挺拔高耸,傲然立在山上。赏析?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作用:加强了抒情的氛围。在狂风吹拂下挺立不倒,坚忍不拔。不畏风暴赏析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通过冰雪的残酷,再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赏析?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直接写松柏不畏严寒的品格,点名主题。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和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中心思想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精神气节,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用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勉励他的堂弟在恶劣的环境中要正气凛然、不屈服的精神品质。本诗特色托物言志,借青松的挺拔有力,表明志向的坚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