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泊秦淮 (2).ppt

格式:ppt   大小:39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泊秦淮 (2).ppt

上传人:1656741**** 2021/4/7 文件大小:3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泊秦淮 (2).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泊秦淮
(唐) 杜牧
写作背景: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古诗欣赏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思考:
1、你最欣赏这首诗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2、你认为作者听到了什么?
3、这首诗实际上是批评谁?哪个字最有力度?
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
诗人在此用了曲笔。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可见“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写景——夜景
渲染气氛
叙事:点名环境,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
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 )“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 )除了这方面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
(心的冷)
笼罩
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
第一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
些人?
(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
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的人)
作者面对这样的景象,这样的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诗人表面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
笔,实则批判了听歌的豪门贵族,这一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
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