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小儿推拿穴位.pdf

格式:pdf   大小:328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儿推拿穴位.pdf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2021/4/7 文件大小:3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儿推拿穴位.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头面颈项部穴位
一、百会
定位: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处;或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
功效:安神镇惊,升阳举陷。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惊风,惊痫,烦躁等症,用于遗尿,脱肛等
症。
二、囟门
定位:1- 岁以前小儿前发际正中线直上约 2 寸许未闭合的菱形骨陷
中。
功效:祛风定惊,益智健脑,升阳举陷,通窍。
临床应用:重要的儿童健脑益智穴位。用于夜帝,多动,自闭,久
泻,脱肛,遗尿。
三、前顶门
定位:头正中线,人前发际 寸;或于百会前 寸取穴。
功效:镇惊、安神、通窍。
临床应用:常用于头痛,惊风,鼻塞等症。
四、高骨(耳后高骨)
定位: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
功效:疏风解表,安神除烦。
临床应用:常用于感冒头痛,亦能治神昏烦躁等症。
五、天门(攒竹)
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直线。
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通鼻窍。
临床应用: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多与
清肝经。
按:对体质虚弱出汗较多,佝倭病患儿慎用。
六、坎宫
定位: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横线。
功效: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临床应用: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
七、天庭(神庭)
定位:头正中线,人前发际 寸。
功效:祛风通络,镇惊安神。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口眼歪斜,头痛、癫痫。
八、天心
定位:前额中部,天庭与眉心连线中点处。
1 / 15
功效:醒脑安神。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惊风,头痛、鼻塞伤风。
九、眉心(印堂)
定位:两眉内侧端连线中点处。
功效:祛风通窍,明目醒神。
临床应用:治疗惊风,感冒,头痛。
十、精明
定位:目内眦稍下方凹陷处。
功效:明目,通窍排脓。
临床应用:用于目疾,小儿泪道阻塞症。
十一、四白
定位:两目平视正前方,瞳孔直下 1 寸许
功效:明目,润燥,养颜
临床应用:用于近视,弱视,斜视,干眼症,迎风流泪,畏光,也用
于皮肤干燥,皱纹。
十二、太阳
定位:眉后凹陷处。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临床应用: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若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若
外感表虚、内伤头痛,用补法。
十三、山根
定位:两目内眦中间,鼻梁上低凹处。
功效:开关穷,醒目定神。
临床应用:治疗惊风、昏迷、抽搐等症。
十四、准头(鼻准)
定位:鼻尖端。
功效:祛风镇惊。
临床应用:治疗惊风,鼻出血,昏厥。
十五、迎香
定位:鼻翼旁开 寸,鼻唇沟中。
功效:宣肺气,通鼻窍。
临床应用:治疗感冒或慢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
十六、鼻通
定位:位于鼻软骨与鼻翼交界处。
功效:通鼻窍。
临床应用:通窍要穴,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之鼻窍不同。
2 / 15
十七、人中
定位:人中沟正中线上 1/3 与下 2/3 交界处。
功效:醒神开窍。
临床应用:常用于急救,对于人事不省、室息、惊厥或抽搐。
十八、牙关(颊车)
定位:下颂角前上方一横指,用力咀嚼时,咬肌隆起处。
功效:开窍醒神,疏风止痛。
临床应用:按牙关主要用于牙关紧闭,揉牙关多用于口眼歪斜。
十九、承浆
定位:下唇下,当颏唇沟正中凹陷处。
功效:生津敛液,舒筋活络。
临床应用:用于口燥咽干,口舌生疮,鹅口疮,流延不止,口歪,齿
痛。
二十、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