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1年文艺复兴就是人的文化复兴,阅读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文艺复兴就是人的文化复兴,阅读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4/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文艺复兴就是人的文化复兴,阅读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艺复兴就是人的文化复兴,阅读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文艺复兴就是人的文化复兴
  张柠
  对中国文艺复兴的呼叫,和由此引发的争议,20世纪已经出现过数次,最终全部不了了之。文艺复兴这一当代中国人的伟大梦想,一直难以成真,总是不能真正形成应有的气候,其关键原因在于,它常常偏离文艺复兴的初衷和标准。有些人试图将它变成一个扬国威的手段,好到世界上去显摆。假如所谓的文艺复兴是这个意思,我认为还是趁早收心为妙。更有甚者,试图借文艺复兴之名,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变成普世价值,想把中国制造从T恤衫和皮鞋上,移到人家的精神里去。假如1416世纪的弗罗伦萨人、威尼斯人、巴黎人、伦敦人,不努力去从事伟大的文艺发明,不为人的个性张扬和人文立场争取社会空间,而是在盘算着怎样将本身价值观变成普世价值,她们能发明那么辉煌的文化吗?但丁、薄伽丘、塞万提斯、拉伯雷、莎士比亚、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这些伟大的文艺家会出现吗?她们的作品及其包含的人文思想会传输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吗?是先有些人的觉醒和人的发明力的张扬,有对这种觉醒和发明的制度确保,才有伟大的文艺生产,然后才有一个足以产生强有力的感染效果和传输效果的文化。
  能够将文艺复兴的关键精神特征归纳为三点:第一是走出中世纪而出现的世俗化倾向,第二是科学理性支配下的个人的发明性,第三是城市文化 民主政治、公共事务、文艺生活 的复兴。中国文化中原本没有这种东西,只有小国寡民的农耕乌托邦梦想。第一次出现带有文艺复兴色彩的社会运动,应该是20世纪初向西方学****的新文化运动或白话文文学运动。中国人自此才开始摆脱以宫廷政治为关键的家国政治生活;才开始将貌似符合天道运行的家国结构转化为当代社会结构;才开始改写那种将生人之气息淹没的天道之美,将眼光指向人的经验。新文化运动首先要改变的,是那种君臣父子、恩威并施的小儿文化,建构一个自由选择和独自担当的***文化。所以,启蒙的本质实际上是悲剧性的。它要让每一个体独自负担自己的命运,并由此取得一个***化的生命感或存在感。和此对应的社会制度和公共管理应该负担的职责,就是为这种含有选择能力、负担能力、发明能力的个人提供保护,并激励她们过有尊严的生活。
  20世纪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担当了大变革时代的多重担务。第一,让我们从古典审美迷雾中走出来。第二,将神秘而含混的古典审美感知,分解到详细的感官层面,让感觉器官的基础功效得以恢复,使人能正常地看、听、触、嗅、尝、行。第三,因新的审美发明冲动而催生的文艺实践和美学规范的重构。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基础形成了一个有别于古典美学的新文艺传统。遗憾的是,面对新文化及其对应的文学结果,很多中国人至今不****惯,她们还沉醉在古典审美的惯性中。
  以莫言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是百年来白话汉语文学传统结出的新果实,也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艺从思想解放到题材解放再到文体解放的见证者。莫言的作品,对那些戕害农民世俗生活尊严的权力,进行了讽刺和嘲弄,并由此发出嘶哑的尖叫和揪心的欢笑。莫言的作品破坏了中国人****认为常的古典审美惯性,要对她的作品产生共鸣,需要将思维方法或审美趣味调整到二十世纪来。对于莫言的接收,多数读者仍然有障碍。这一点也证实了中国文艺复兴的困难所在。
  选自张柠《文艺复兴就是人的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