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资源问题答案_开发空中水资源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一 开发空中水资源
①科技创新的意义已人尽皆知。但科技创新要以想象力创新为先导,恐怕还要加以提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原因。”在处理水资源的问题上,也需要想象力创新,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另辟蹊径。
②自大禹治水至今,4000多年来,我们的水利工作一直在地表水的疏导、截流上做文章。多年来因深井技术的出现,又转而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很多地下漏斗,引发地面沉降。莫非我们就不能换一个思绪,对水利工作进行一次战略性转移,把视野从地面转向空中,着力研究开发空中水资源吗?这将闯出一条切实处理中国缺水难题的新路。
③古人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切地表水皆来自空中降水。海洋每十二个月的蒸发,有453万亿吨水汽形成降水,90%以上又回到海洋,约有41万亿吨降水在地上形成径流,可供人使用。中国的水汽关键来自印度洋,还有些来自大西洋和太平洋。这些水汽以降水和蒸发形成平衡,约每隔8天循环一次。据估量,中国陆地上空的水汽年累积量约在20万亿吨以上。其中约6万亿吨形成降水,除去蒸发后。还有万亿吨形成江河湖泊等径流。通常说中国人均年占水量为2200吨,就是这万亿吨水被亿人口除出来的结果。
④20万亿吨空中水汽,只剩下6万亿吨,可见还有相当潜在的空中水资源可供开发。假如再增加10%的降水量 即每十二个月6000亿吨 是完全可能的。若其中1/3进入西北和华北,将能显著缓解那里的缺水情况。中国从五十年代起,就开始搞人工降雨作业,一直绵延至今。现在已拥有6000余门火炮及一支专门队伍。但因其科技含量不高,仅停留在向云层开炮,喷洒碘化银,操作粗放,盲目性大,命中率低,成本偏高,不成规模,因此效果难以评定。每遇干旱难熬时,地方政府就拨款打炮,能降多少算多少,以解燃眉之急。
⑤现在,世界各国对于云雾成雨理论、降水科学等应用基础研究不甚重视,使人工降雨技术缺乏理论指导。对于中国来说,必需把开发空中水资源看成一项战略决议。发挥社会主义能办大事的优越性,组织全国气象、科技、水利、高校、国防、农林、电讯、航空等多方面的教授形成协力,共同研究。这项原创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没有现成的能够引进或模拟,唯有自力更生,进行创新。
⑥当今遥感、探测技术已经有不少结果能够借用,它们为这项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了可能。我们能够建成全国统一的空中水资源探测及预报的网络系统,还有宏观调配指挥系统,利用雷达、微波、遥感等高新技术,摸清空中水汽的形成、演变、运动、消长过程,将这些瞬息万变的大量数据,传输到计算中心,依据一定的数学模型,捕捉云层降水临界状态的正确位置和滞留时间,然后采取优秀、正确、高效、廉价的催化剂和喷洒技术,对可降水而又不降水的云层形成规模降水。
⑦面对水资源匮缺的严重威胁,我们已别无选择,只能在现在发展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及做好地面水利工作的同时,早日着手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工作。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选自2021年 3月 10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0、 第①段中和第②段中加线词“新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2分
11、 文中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