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音乐美学论文浅论我国古代各个时期音乐美学的社会功能.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音乐美学论文浅论我国古代各个时期音乐美学的社会功能.doc

上传人:sssmppp 2021/4/8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音乐美学论文浅论我国古代各个时期音乐美学的社会功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论我国古代各个时期音乐美学的社会功能
摘要:周训能用之,和乐如一。“移风易俗,莫乐于安;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这组观念,叶郎先 生对这组观念有提出新的看法,他认为:“一般认为,孔子在这里谈 的是诗的社会作用。但是如果单就“兴”、“观”、“群”、“怨”这组概 念来说,我以为主要是对诗歌欣赏的美感心理特点的一种分析O荀子, 著有《乐论》。荀子认为,“礼”和“乐”的社会作用与功能是相辅相 成的。乐合同,礼别异。如果每个人都无限制得去追求自己的欲望, 必将产生“争”和“乱”。因为“乐”最终是体现“道”的,是“道” 对于人的情感欲望的节制和规范。由此可见,在荀子看来,音乐所起 的“和”的作用,首先作用于人的心灵,有了人心灵的净化与“和”, 才会有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和”。《乐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系 统的音乐美学著作。《乐记》认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 异则相敬。《乐记》认为,不但“乐”和“礼”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而且它们同“刑”、“政”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有关音乐的功 能作用主要集中在对所谓“***声”的论述。各歌其所好,各咏其所为。 而“太平由实非由声”,则否定了音乐社会功能的无限性。
关键字:音乐美学 社会功能 孔子 荀子 《乐记》白居易
音乐美学从诞生开始,就渗透着人的认识思维与人的某种需要的 欲望,正因为有了这种认识思维与需要的关系,才有了音乐起源的各 种学说。虽然,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需要的实际性远远大于审美的表
现性,而只有当创造以表现性审美为目的的感觉的形式,也就是艺术 形式不再被简单的定义为模仿的时候,表现的审美功能才得以显现。 古代文献中曾对《葛天氏之乐》做过如下描述:“昔葛天氏之乐,三 人操牛尾,投足以歌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本》, 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长》,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 八曰《总禽兽之极》。”这段话来自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中的文字描 述,为我们描绘出原始先民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音乐和 整个音乐生活的全过程。
这一远古的歌舞形式标明,“音乐是明显的与原始人的人际关系、 人际互动、人与自然以及他们在这些关系基础上所诱发出的情感、情 绪联系在一起的,即音乐是与原始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更确切的说, 原始先民们只知道运用音乐和运用到什么地方,只知道音乐对神有 用,而不知道音乐本身是什么,不知道总结出一种音乐与社会直接相 连的观念。他们虽然相信神灵,但是并没有亲眼见到神灵。他们所受 遇的所谓所谓神灵给予的祸福凶吉,其实本身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 相互关系的后果,其本质是社会、自然现象。只不过是他们还未充分 掌握其规律、无能为力而已。因此,他们认为的音乐对神有用,即音 乐作用于神,其实就是我们所认为的音乐作用与社会的观念。”自然 也包括它的社会功能。而对人类音乐现象的认识,以至于总结、归纳 出人类某一时期的音乐思想,这显然是人类在认识领域的一大进步, 一大飞跃,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成熟的标志。
由此看来,探讨音乐美学的历史本质,已历史存在为依据,客观
的研究和分析它的特殊存在和意义。据有关史料显示,我国先秦时期 的人们,已经初步具有了相对成熟的音乐社会观念。
《国语郑语》记载:“公曰:“周其弊乎? ”对曰:“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