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水浒传》.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浒传》.doc

上传人:drp539604 2021/4/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浒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谈这节课的形成过程吧。
4月份,戴银老师给我打电话,问我是否愿意上一节送教下乡的课,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戴姐说作文或者名著都可以,我想那就名著吧,当下名著阅读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顺势而为也是不错的选择。大方向有了,那上什么内容呢?脑子里浮现出两个思路:提纲挈领,整体把握,走大路;抓住经典,细化分析,走小路。几经思量,我决定,走小路。语文书上第四单元《水浒传》名著阅读的推送篇目是《智取生辰纲》,现成的课文,就选它了。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许多名家对《智取生辰纲》的点评、对杨志这个人物的分析,最终备好了一节详尽的课。然后就是试上,因为不清楚下乡后所教班级的情况,就想着找两个不同类型的班级上上看。特意没有布置预习,先在18班上了一遍,18班是个课堂氛围很活跃的班级,一堂课上了我准备的内容的三分之一;稍事调整,又去17班试上,17班是个课堂氛围比较沉闷的班级,发现上了不到三分之二。有点担心,想着就做减法吧,于是把所有的炫技部分砍去,感觉还是多了,再把无关紧要的链接都删掉,直至剩下最简单的框架。
最后定下的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故而确定了思路:以小说三要素为抓手,明确人物——梳理情节——分析环境。
《水浒传》导读——《智取生辰纲》
——樊亦玲
教学目标:
1、明确人物关系,理清情节发展;
2、紧扣“智”,剖析杨志的“智押”和吴用的“智取”;
3、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剖析杨志的性格特点和失纲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
1、明确人物关系,理清情节发展;
2、紧扣“智”,剖析杨志的“智押”和吴用的“智取”;
教学难点:
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剖析杨志的性格特点和失纲的根本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他们用起“智”来,也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今天,咱们就一起通过学习《智取生辰纲》,去领略一下梁山上的
“最强大脑”之间没有硝烟的对决!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篇,找出主要人物。
明确:杨志、吴用。
师语:《智取生辰纲》出自《水浒传》第十六回,其章回目录叫做——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屏显: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师语:梁山上的好汉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子吃肉的爷们儿,豪气冲天,我要是梁山英雄,劫个东西嘛,刀往脖子上一架,谁敢不从?可是今天的这个故事却不一样,他们劫生辰纲是怎么做的?
生语:智取。
(屏显:智)
师语: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去找一找好汉们的“智”。
三、重点突破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体现好汉“智”的语句。
明确:智用计谋、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人和
(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在得出“智用天时”的时候强调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师语:这厢吴用和众好汉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巧妙的计谋。劫了那生辰纲,可谓妙哉。哎,老师觉得这个杨志也太蠢笨了,怎么就被劫纲了呢,真是个笨蛋!你们说是不是?
生语:不是,他也很聪明的。
2、杨志最终没能守住生辰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