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手.pdf

格式:pdf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手.pdf

上传人:1520734578 2014/7/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手.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与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众参手册
公环境信息公开申请指南
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手册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手册2
前

言
您是否被周围工厂排放的废水、在第1期《能力建设手册》里,我
废气、废渣、噪声困扰过?您是们重点介绍了如何写好一份有效
否想了解该工厂所排污染物的种的材料,因为一份清晰易读的材
类、浓度、数量,以及其排放的料是大部分污染受害者与外界沟
行为是否合法?如果您的答案是通的最重要工具。第2期《能力
肯定的,并想运用这些信息有效建设手册》将指导公众如何获取
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生活企业污染信息:介绍如何查询和
远离污染的困扰,请您仔细阅读申请企业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
绿色和平出版的《公众参与环境排污的数量、种类以及排污口的
保护能力建设手册2》,该手册会位置等。有了这些信息,您将更
详细地指导您如何去申请公开企方便地调查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情
业的环境信息。况,并有效地为解决相关的环境
纠纷取证。
公民参与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是绿
色和平鼓励、支持公众合法有效免责声明:
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之一。绿《能力建设手册》由绿色和平工
色和平希望通过《能力建设手作人员根据工作经验写作或委托
册》帮助更多公众,尤其是正深专业人士写作完成,力求用最通
受环境污染之苦的公众更有效地俗的语言帮助公众熟悉在参与环
了解、监督您周围的环境信息; 境保护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技巧。
更有效地与政府、企业和媒体沟使用者在根据本手册的内容进行
通;也更有效地借助政府行政、环境保护的行动时,应确保该行
媒体舆论,同时发挥公众监督的动的方式及内容符合中国法律的
作用,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制规定,并避免该行为给自己带来
造者施加压力,并督促他们遵守损失或者任何风险。绿色和平对
环境法律制度;并最终寻求解决于手册使用者做出的任何行动不
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1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手册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手册2
为什么要环境信息公开哪些环境信息不得公开
在一些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较早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
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中规定
作为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的强力的不得公开的信息是一致的,主
工具,已久被应用。在环境问要都是涉及国家秘密1、商业秘密2和
题上,公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个人隐私的信息。但是,经权利
和监督权。其中知情权是有效行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
使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前提和重要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
基础,公众只有及时获取准确的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相关环境信息(如企业排污管的政府环境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位置及其所排放物质的种类、浓因此在某项环境信息公开可能发
度、数量),才能有效地监督企生公共利益与商业秘密的矛盾
业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按照国外时,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后果的考
的经验,某地区的企业自主公开虑应该高于商业秘密。
环境信息,会降低该地区50%的因此,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商
污染度。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公民均可以申请公开。
依法申请环境信息特别提示:环保部门掌握的企业
环境信息,属于政府环境信息,
2008年5月1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其是否涉及商业秘密、是否应予
颁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公开,应当由环保部门依照法律
行)》正式生效。该《办法》鼓和事实进行审查、作出决定,不
励所有企业公开环境信息,并能让企业自己说了算。
规定环保部门在履行环境保护职
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个人取得企业环境信息
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是政府环的途径
境信息。那么环保部门在履行环
境保护职责过程中,从企业获取(一)从企业的网站或其他公开
的企业环境信息因环保部门的行资料查询企业环境信息
政管理行为而转化为政府环境信
息,并允许个人通过向环保部门 1.
关于国家秘密的规定可见《中华人民共和
提出申请的方式获取企业的环境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档案法》及《环境
保护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
信息。这样,公众就有机会获取定》。
企业的污染物排放信息,进而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
够有效地监督企业污染环境的行十条第三项将商业秘密定义为不为公众所知
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
为,并推动企业采用更清洁的生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
产工艺,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信息。
放。
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手册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