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学术性与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双重维度及其统一.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术性与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双重维度及其统一.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4/1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术性与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双重维度及其统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术性与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双重维度及其统一
  [摘 要] 学术性与现实性及其关系问题几乎是长期困扰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瓶颈”。究其根源在于,人们一直未能有效校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个性,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所谓“哲学”的关系。马克思的哲学观表明:马克思主义不仅以学术性与现实性为双重维度,而且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因此,只有根据马克思哲学观的内在规定展开马克思主义研究,才能真正拓展其在当代的理论魅力。??
  [中图分类号] B0??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257??2826(2007)08??0047??07 ??
  
   与其他理论研究不同,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几乎一直未能就自身的学术性与现实性及其关系问题达成确凿一致的见解,以至于使问题变成了长期困扰自身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弄清这一“瓶颈”形成的根源,并由此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及其关系的深入探索,是推进我,特别是拓展其在当代的理论魅力的重要任务之一。 ??
  
  一、学术性与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瓶颈”
  
   尽管全部理论研究都蕴含着学术性与现实性两种诉求,但鸟瞰整个研究实践,似乎只有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始终未能就自身的学术性与现实性及其关系问题达成确凿一致的见解,以至于这两种诉求经常像一对“冤家”一样在其中不能和睦相处。从此意义上看,学术性与现实性及其关系问题似乎成了长期困扰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瓶颈”。??
  从历史上看,这一“瓶颈”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西欧,并主要表现为:陶醉于“纯粹思维”的人把热衷于批判社会现实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斥之为没有学术性的“俗物”而予以蔑视;而“思想懒汉”则把凡是从哲学层面探讨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视为没有现实性的“思辨形而上学”而不予理睬;而崇尚抽象思辨地讨论问题的人则主张借用其他哲学的思辨概念来“包装”或“补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正如柯尔施所说:“在那个时期,无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资产阶级理论在所有其他方面有着多大的矛盾,这两个极端在这一点上却有着明显的一致之处。资产阶级的哲学教授们一再互相担保,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它自己的哲学内容,并认为他们说的是很重要的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也一再互相担保,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从其本性上来讲与哲学没有任何关系,并认为他们说的是很重要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但还有从同样的基本观点出发的第三种倾向。……它由各种‘研究哲学的社会主义者’所组成,他们声称他们的任务是用来自文化哲学的观念或用康德、狄慈根、马赫的哲学概念或别的哲学来‘补充’马克思主义。然而,正是因为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体系需要哲学的补充,他们也就使人们明白了,在他们眼里,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缺乏哲学内容的”。[
1](P4)显然,在这里,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规定,陷入了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哲学的“思辨性”、“抽象性”以及把它的现实性与具体科学的“经验性”、“实证性”简单地抽象等同,进而使二者陷入绝对对立起来的窠臼。??
  曾一度定为一尊的苏联官方“教材体系”,虽然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的密切联系,但是由于简单、粗暴地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应有关联,即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研究变成一堆“实例的总和”,就是把它变成对现实进行说教的抽象语录和口号,进而使大约半个世纪左右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几乎处于学术性与现实性双重缺失的窘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苏联官方“教材体系”的负面影响、人类实践时代格局转换以及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所带来的新问题,我国学术界提出“思想(政治――引者注)淡出,学术凸显”的口号,并再度掀起了讨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及其关系问题的波澜。这场讨论虽然通过对片面的“学术政治化”倾向的“拨乱反正”,使马克思主义研究走上了“学术化”道路,但是,很快又因“矫枉过正”而出现了“学术技术化”倾向。因此,在这里,抽象、片面、直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以及使二者严重错位和疏离的现象并没有得到真正纠正,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以两种较为极端的现象再次重演了
20世纪20年代前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状况。??
   第一,从“纯粹形而上学”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这种做法主要表现为:把“纯粹形而上学”意义的哲学作为“学术性”的评判标准,进而通过“重释”与“重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概念体系,或者通过西方哲学概念的“中介”来改造或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容,从而对马克思主义进 行“学术包装”。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批判过的非理性的、浪漫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思辨的、抽象的和神秘的空谈,

最近更新

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比较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 24页

商圈调查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20页

2022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核心考点突破-短文改错 4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汇编 5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必考题) 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A4版 7页

心脏病预防与健康管理-心血管专家角色 27页

逻辑联结词“非”“且”“或”(1-) 23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水平测试卷及答案.. 8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汇编 8页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调研题及答案 7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二.. 9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精品) 5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3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5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 9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 7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6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附参考答.. 7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 4页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真题) 7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6页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答案) 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免费) 5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 4页

工程实践经验分享-让理论知识变得更实用 2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题及答案(全面).. 6页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6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审定版..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