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欣赏_毛笔草书书法教程
草书在书法的多种书体中是结构和形式改变最为丰富的书体,也是历代书家在创作中借以抒情的最好的表示方法。下面xx带给大家的是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期望你们喜爱。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图片1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图片2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图片3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图片4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图片5
草书的家乡
文/刘东芹
草书的家乡在甘肃!为何这么说?首先,书法史上最初的几位草书大家,全部是甘肃人,如草圣张芝是瓜州县人,属今天的酒泉市。而她的弟弟张昶,亦擅长章草。另一位赫赫有名的草书大家索靖,是敦煌人。这还不算,书法史上第一篇书论非草书的作者赵壹,是甘肃天水人。更不要忘了,这篇书论的焦点议题就是草书,其中提及的那些“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鳃出血,犹不休辍”的草书兴趣者,皆是彼时天水当地的年轻后生。由此可见,在东汉末年的甘肃,草书学习的气氛多么浓厚。
张芝冠军帖
那么,这么多草书大家和草书兴趣者为何没有出现在当初经济文化发达的长安、洛阳等地,从历史地理学和书法社会学的角度来考量,这种现象并非是偶然。处理问题的关键,必需还原草书是怎样产生的。
现在学界对于草书的形成,基础有隶书、章草、隶草派生几说。从时间上来说,基础界定秦末至在东汉。有意思的是,在现在出土的汉代简牍中,以草书体书写的多为军书、档案和账簿,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敦煌马圈湾出土的一百四十八枚草书简牍,全部为草书,草法娴熟。为新莽三、四年(公元16、)间征战西域的王骏幕府档案。
但在以往研究中,认为采取草书是迫于时宜,草就而成。却往往忽略了文书、军书和账簿最基础的属性,即正确性。因为情报不准会贻误战情,攸关成败性命;账簿讹舛能造成数目混乱,影响物资调拨。虽远处边疆,但事关重大。这一切全部要求草书在快写的基础上符号表示精确,在上传下达过程中不得讹误,有能写草书者,还要有能释读者,因此含有一定书写标准、通用易识才是草书得以生存的第一属性。从这个角度而言,汉简草书的正确性要远比快捷性更主要!能够这么推断,草书在汉代的军营中,曾有过一个规范化的过程,草书曾经作为主要的情报载体在汉代的军队中推广。
而在草书渐趋成熟后,是否有‘军用’转‘民用’的过程?这也是较为有意义的话题。因为汉代官方书籍和郑重法律条文多用稳健的隶书形式,联想当代商品中条形码、手机通讯、电脑网络这些便捷创造,最初全部是出自军用并含有保密功效,最终转为民用,瞬间风行。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