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医院
科室
年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 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 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输血输液反应、治疗不及时、针刺伤、院内压疮、 烫伤、割伤、烧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暴力行
为、
等。
咬破体温表、失窃、蓄意破坏、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争吵 /打架
报告范围:
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的 范围。
不良事件分级:
I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 久性功能丧失。
H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
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皿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
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W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 一般不良事件(皿、W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 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2. 严重不良事件(I、H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 值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 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四、 报告形式:
1. 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
总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 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五、 奖罚机制:
1. 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适当给以奖励 ,并按照报告
人的意愿对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 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3•隐瞒不报经查实,给予扣奖金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 疗纠纷处置办法处理。
六、 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 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米取 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 关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 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
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呈交护理 部,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并评价效果。
5. 护理部应及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