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1年黄河上游何以枯水 气候变暖生态退化气候变暖.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黄河上游何以枯水 气候变暖生态退化气候变暖.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4/1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黄河上游何以枯水 气候变暖生态退化气候变暖.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河上游何以枯水 气候变暖生态退化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通常会伴伴随降水量的增加,但对于黄河上游地域来说,似乎并没有如此幸运。在未来数十年间,假如出现气温增加3℃且降水同时降低20%的天气情况,黄河上游的水量将比现在还要降低50%以上。来自兰州的水文和气象教授在最新一期的冰川冻土杂志上撰文警告说。
  上游枯水,对下游来说则意味着大面积、长时间的生态恶化。“尽管出现这种最糟糕情景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是没有。”文章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和工程研究所蓝永超研究员说。
  一个极端的事件已经在2021年12月发生,当初黄河源头地域的鄂陵湖出水口出现历史上的首次断流,新华社公布的消息称,黄河源头地域的生态全方面告急。
  唐乃亥的见证
  唐乃亥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青海省境内一个一般的乡政府所在地。在它以上的黄河流域,即使地势高寒,人烟稀少,却聚集了整条黄河40%以上的水量,集水面积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唐乃亥又是黄河源头地域的总出口,全部的来水全部经过这里流向下一站――龙羊峡水库。
  “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少,而来水量却很大”,蓝永超把研究的范围圈定在唐乃亥以上地域。她在论文中所说的黄河上游,确切地是指唐乃亥以上的黄河流域,跨越四川、青海和甘肃3个省。在这些地域,从1950年开始便陆续建立了部分水文观察站和气象观察站,比如唐乃亥、吉迈、玛曲、达日、同德、玛多、泽库、红原……它们保留了黄河源头地域最原始的水文和气象数据。这些数据现在就杂乱地堆放在蓝永超的办公桌上,包含4个水文站的径流资料、10多个水文站的降水资料和9个气象站的地面气温资料,部分最直接的结论其实就隐埋在这些枯燥沉闷的数据中。
  首先统计的是气象。从1960年开始,这些气象站观察到的气温全部有不一样幅度地上升。最高的是泽库站,它上升了℃,升幅最小的久治站上升了℃,整个黄河上游平均增温℃。假如以每为一个时间跨度,黄河上游的气温在以℃的速度逐步上升。和气温增高形成鲜明比照的是降水量在下降,不过,降水的改变比温度的改变更为复杂。在黄河上游的东南部,久治站统计了减幅最大的降水值:1990年代比1960年代降低了毫米,这一带的降水量以每毫米的速度在降低。而黄河上游的西北部则改变甚微,1990年代的降水量仅比1960年代降低毫米。蓝永超解释说,这是因为地形和地势的差异而造成季风降水异常。
  降水的降低使得黄河上游的来水量大大降低,唐乃亥水文站忠实地统计了这一过程。它的年平均流量曲线在1991年左右,便开始一路下滑。黄河上中游水量调度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1年到2021年,经过这个水文站的水量比以前降低1/4,的来水量只相当于正常年份7年的来水量。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副总工程师胡兴林在一个研讨会上专门分析了这一从“丰腴”逐步“枯瘦”的过程。她发觉,从1956年到2021年,经过唐乃亥水文站的水量在前35年的平均值为每秒669立方米,而在后,这个数字为527,降低了%。
  “这中间显著有一个跳跃,而且跳跃量如此之大,说明流域的水循环要素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她说。
  最糟糕的情景
  黄河上游气温逐步升高和降水量的降低并非一个孤立事件。蓝永超推测,这是对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的响应。
  依据政府间气候改变委员会(IPCC)公布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