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02.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02.docx

上传人:cjl201801 2021/4/1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0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学习鲁迅先生关心青年的高贵品格。教学过程:
一、导课:
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评价一个人: “⋯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 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他的骨头是最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谁有如此殊荣?这个人是谁呢?
同学们齐答,教师简单小结, 1932 年,一个叫李平的人将他在苏联的见闻写成一本书,叫《苏联见闻录》 ,叫鲁迅帮他点校、作序。当时鲁迅在写《三闲集》 ,而且李平的字很潦草,鲁迅认真帮他修改了,还写了序言。可见他对青年一代是非常关心的。
认真生活、认真做人的鲁迅先生为了中国,为了中国的新青年,他做出了最大的牺牲!
这节课我们学习阿累写的《一面》 ,相信大家经过这一面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其人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介绍阿累: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曾当过汽车售票员,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后从事写作和翻译。 1936 年,《中流》月刊要出纪念鲁迅逝世的专号,向他约稿,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这篇文章。
三、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学习鲁迅先生关心青年的高贵品格。
四、本文是谁和谁的一面之缘, 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一面之缘?
根据导学提纲老师的提示,朗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
自主学习:参考老师的要求与提示。
方法:朗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作出批注。
1、划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
2、,根据理解简单划分段落层次; 用波浪线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用问号标出有疑问的地方。
整体感悟: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里老师要巧妙点拨,相机升华,宜切准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述)
五、文章主要抓住了哪些内容去表现鲁迅先生?下面我们在自学的基础上,针对导学提纲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长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
3、讨论“整体感悟”中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
1、本文对鲁迅先生进行了三次外貌描写,这三次外貌描写按照
一个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了鲁迅的什么外貌特征, 为什么反复写?
文中还有哪些表现鲁迅的描写方法, 从中我们看出先生什么样的
性格特征?
如:
“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刚毅顽强
“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 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 —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关怀进步青年
②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语言描写)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 ”——慈爱安详,对我信赖放心。(动作描写)
④“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的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语言描写)
2、为什么鲁迅要送给“我”书,送给一个身份低微的普通汽车
售票员?
那是两本什么样的书?(参考资料注释)
3、“我”为什么能在 “历尽艰辛”,“受尽”“虐待”的情况下 “咬
紧”牙,“昂着头”?
回答: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
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我”更加坚强起来。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前面是一条路, 先生没能走完就倒下了, 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
足印,继续前进。
(学生自读时画出的自己感兴趣的那些句子,何不拿来一起分
享?或组内,或集体。不要漏掉原先安排的环节。 )
小结:
仅仅是一面之缘, 鲁迅先生就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给了
我战斗下去的力量, 从中表现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爱与关怀的高尚品质。
六、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领会了本文的主旨, 这一面也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 下面我们来拓展阅读三篇关于写鲁迅的文章, 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认识鲁迅先生,并谈出你的阅读收获。
结束语: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过鲁迅先生的杂文: 那是投向敌人心脏的匕首和标枪, 能和读者杀出一条血路来。 可见鲁迅曾深深地影响了新中国的青年一代, 作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