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24节气_图文.ppt

格式:ppt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4节气_图文.ppt

上传人:825790901 2016/6/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4节气_图文.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大暑?小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更是干支历里新的干支纪年以及寅月的起始;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 2月 3-5 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315 ° 时。?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 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 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雨水是 24 节气中的第 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 2月 18-20 日),太阳黄经达 330 度时,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 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 2月 18 日或 19 日开始,到 3月4日或 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 3月 5-6 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 345 °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 3月 20-21 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 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 有着 3000 年的历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 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5个节气, 更是干支历辰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 4月 4-6 日),太阳到达黄经 15 °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中说: “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 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并称中国传统节日四大祭祖节日。?由于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为台湾、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在澳门则还有冬至。?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 4月 19 日~ 21 日时太阳到达黄经 30 °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7个节气,更是干支历辰月的结束以及巳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 5月 5- 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 45 度时。立夏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 为每年四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 5月 20日到 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 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 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 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冰雹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孽,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 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注意防暑工作。“小满”时节谨防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