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宝宝发烧的处理原则.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宝宝发烧的处理原则.doc

上传人:gyzhluyin 2016/6/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宝宝发烧的处理原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宝宝发烧的处理原则发烧的原因主要是由疾病引起,如: 呼吸道感染、脑膜炎、泌尿道感染等, 因此应适时找出发烧的原因, 对症下药才能退烧。若体温不稳定, 则表示疾病尚未痊愈, 疾病痊愈, 发烧即退。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最易引起父母亲的担心。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 肛温:38 ℃口温:37 .8℃(耳温与口温相同) 腋温:37 .5℃背温:37 .5℃合并的症状: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食欲不佳嗜睡哭闹不休活动力减退昏睡、昏迷抽筋、头部僵硬发紫、呼吸困难量体温的正确方法:先甩动温度计,使水银下降至三十五度以下腋温:将温度计放置于腋下,固定手臂,勿令其任意挥动,测量四~五分钟。口温:儿童勿用此法以防温度计咬断。肛温:新生儿时期较建议采用此法。背温:将温度计置于背上并平躺测量4~5分钟。发烧应如何处理: 减少穿衣盖被。多喝开水。睡冰枕。温水拭浴。保持空气流通,维持室温26~28 ℃。勿自行服成药。随时监测儿童体温变化。发烧若伴有下列情况则应立刻送医: *发烧超过38 .5℃。*活动力差*虚弱*呼吸困难*无法进食、剧烈呕吐*抽筋、头部僵硬*身上出现紫斑*二个月以下之幼儿*儿童本身患有严重疾病*连续发烧二天以上父母在儿童发烧时, 千万不要过份紧张耽心, 除了就医外, 尽量维持幼儿的舒适, 只要平时具备基本的发烧处理知识,一定可以帮助儿童回复健康的身体。宝宝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 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在傍晚时, 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 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 体温也会暂时升高; 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 宝宝的体温也会升高一些。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 只要他的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正常体温参考值口腔体温范围 ℃~ ℃之间腋窝温度范围 ℃~ ℃之间直肠温度范围 ℃~ ℃之间▲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宝宝发热, 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 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帮助宝宝降温,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 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 影响皮疹透发。如果使用药物降温,要注意剂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宝宝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不管使用哪种退热剂,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额, 2~3 分钟换 1 次。▲冰枕: 把冰块捣碎, 与水一起装入冰袋( 或热水袋)内, 排出空气后, 拧紧袋口, 放在发热宝宝的枕颈部。▲温水浴:让发热宝宝在 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 20~ 30 分钟▲擦浴:用 30% ~ 50% 的酒精或冷水浸湿纱布,洗擦发热宝宝的上肢、下肢、额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家用药物降温注意事项▲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 如果服用一次后, 热度不退, 再次服药需间隔 4~6 小时。▲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药扑热息痛,患儿每公斤体重服用 10~ 15 毫克。如过宝宝服用扑热息痛一日量超过 3 克,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