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玩转”词语“万花筒”.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玩转”词语“万花筒”.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1/4/2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玩转”词语“万花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玩转”词语“万花筒”
  摘 要:词语教学在语言表达的训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好好揣摩文中的词语,充分发掘词语的教学意义――以“词”解“词”、以“词”串“文”、以“词”促“读”,可以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词语教学
  常言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语教学在语言表达的训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词语教学的目标是这样描述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常常致力于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理解词语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可农村的孩子基础比较薄弱,阅读量较少,在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时,连“读通顺”都是件奢侈的事情,更别提主动预习理解词义了。所以,在农村的语文课堂中,词语教学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词语更扎实、更有效,为孩子建立读文悟性做好铺垫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好好揣摩文中的词语,充分发掘词语的教学作用,可以让农村语文课堂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一、以“词”解“词”,习得方法
  有些词语的构成方式相似,在理解上也有相同的规律可循。这种情况下,在教学其中的一个词语时,可以抓住关键字,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后,再自主理解同类型的词语,为孩子的自读自悟搭桥铺路。
  【案例1】《小草和大树》片段
  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的指点、提携。
  师:此时,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她很担心,怕诗写得不好。
  生:她心里七上八下的,对文学前辈的指点很紧张。
  师:哪个词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心情呢?(交流后出示“惴惴不安”)
  师:“不安”的意思是?
  生:心不安定,心不平静。
  师:为什么不平静呢?
  生:因为害怕、因为紧张。
  师:想想“不安”的心情,猜猜看,“惴惴”是什么样子呢?
  生:应该是心中很紧张的样子。
  生:应该是很担心的样子。
  ……
  师:是呀,“惴惴不安”就是形容害怕、担心、心不平静。瞧。我们在理解这个词的时候,抓住了后面的“不安”,想到了“惴惴”的样子,就能把整个词的意思把握住了。这种类型的词还有很多,你能抓住后面“字”的意思来想一想整个词的意思吗?(出示词语“嗷嗷待哺 孜孜不倦”)
  生:“孜孜不倦”就是一直忙碌不知疲倦的样子。
  生:“嗷嗷待哺”就是张大嘴巴一边叫一边等着吃的样子。
  师:“惴惴不安 嗷嗷待哺 孜孜不倦”都是形容……的样子。那猜猜看“寥寥无几”呢?
  生:我猜是很少的样子。
  师:它的意思的确是少,少到什么程度呢?只有几个!所以这个词是形容程度的。
  (出示:大名鼎鼎)这又是形容什么程度呢?
  生:形容名气非常大。
  (分两排出示“惴惴不安、嗷嗷待哺、孜孜不倦”
  “寥寥无几、大名鼎鼎”)
  师:这些词语中包含着叠词,是“形容……的样子”或“形容……的程度”。

  接下来你能根据这种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