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行书书法字帖.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行书书法字帖.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4/2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行书书法字帖.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行书书法字帖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下面是X为你整理的董其昌,期望对你有用!
  董其昌欣赏
  董其昌图片1
  董其昌图片2
  董其昌图片3
  董其昌图片4
  董其昌书法介绍
  姓名:董其昌
  人物生平:
  董其昌,明代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董家汇人。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一月十九日。17岁时,参与松江府会考。当初她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认为准可夺魁,谁知发榜时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之下。原因是知府衷贞吉嫌她试卷上的字写得差,文章虽好,只能屈居第二。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今后她发愤学习书法。以唐人颜真卿为标兵,以后又改学魏、晋,临摹钟繇、王羲之的法帖。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山水画也逐步入门。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考中进土,并因文章、书法优异被选为庶吉士,人翰林院深造,供职于翰林院。翰林院学士田一儁逝世,告假护柩南下数千里,送老师回福建大田县。一度担任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很快,便告病回到松江。而京官和书画家的双重身份,使她的社会地位迥异往昔。其后,她相继担任过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一度还被任命为河南参政从三品的官职。一年以后,她就奉旨以编修养病,"家食二十余年"。其时,正值明朝历史上长达十余年的"国本之争",其间还发生了著名的"妖书案"、"楚太子狱",朝廷内部为册立太子一事党争不休,风云诡谲。董其昌借口回家养病辞官,直到光宗继位,董以帝师身份回到朝廷,授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修。但光宗执政30天就驾崩,继任的熹宗天启朝,魏忠贤和皇帝乳母客氏把持朝政,天启五年,董其昌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在任一年后即退隐"家居八载"。崇祯五年,魏忠贤已死,政局趋向清明,七十七岁的董其昌第三次出仕。第二年,温体仁将周延儒排挤出内阁,在魏忠贤余孽的鼓动下掀起党争,排斥东林。崇祯七年董其昌又请求退归乡里。从三十五岁走上仕途到八十岁告老还乡,为官十八年归隐二十七年。和故乡松江的先贤陆机崇奉"士为知己者死"相比,董其昌把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用得出神入化。她以科举入仕进入精英阶层,既结交东林派、公安派,又和反东林党人惺惺相惜,其谥号"文敏"就来自于阮大铖。
  在研习经史之余,董其昌和同僚诸友切磋书画技艺,纵论古今,品评高下。又从韩世能那里借阅晋、唐、宋、元法帖宝绘,心摹手追,有时废寝忘餐,因此学问大进,开始在京中有些名气。在故乡,董其昌筑"来仲楼"、"宝鼎斋"、"戏鸿堂"、"画禅室"、"香光室"等,牙签玉轴,左图右史,置身其中,著书立说,探究古今书画艺术。她不遗余力地搜集王羲之、王献之、谢安、桓温、赵估、米芾诸名家法书,于万历三十一年刊刻行世。病休松江时期,她正值四十余岁的盛年,广闻博识,采集众长,悠居林泉,心闲手熟,创作了等很多描绘江南风光的著名山水画。
  万历四十三年(16)秋天,六十岁出头的董其昌辞官在家,她的两个儿子董祖常带人强抢佃户之女绿英。很快,董其昌因为在担任考官时不徇私情得罪的势家利用这个事情收买说书艺人钱二四处说唱这个编出来的小说,传言很快得到发酵。董其昌知道后追究到范昶身上,但范昶并不认可,而且还跑到城隍庙里起誓,为自己辩白。可能是城隍神灵验处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