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关于老城改造问题的调研报告改革开放以来, 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化水平在新区建设和工业平台的牵引下显著提高。随着新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新老城区的互动效应却不尽人意,老城区在用地结构、交通组织、市政配套、建筑布局及居住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给广大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 如何加强对老城区改造问题的研究, 切实加快老城区更新改造步伐, 实现新老城区区块功能良性互补和区块效应良性互动, 不断改善城市景观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已成为我县“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一、老城的基本情况** 县城老城, 通常指相对于新区而言, 泛指 330 国道** 二桥以西部分城区, 该片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人。老城区实际未经较大规模现代改建的范围为老城核心区域即原东门、中心、建设、丹阳、水南五个村发展集聚而成,该片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万人。自唐初** 建县以来,老城区即为县府所在地,迄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老城四面环山, 其中东望后陈山, 南临风景山, 西靠客星山、九盘山, 北倚微翠山, 中座吏隐山, 好溪穿城而过, 生态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县城按照一“心”两“翼”的结构框架发展, 其中一“心”指以老城区为依托的中心城区, 老城区以商业金融和居住为主,新区以新的行政、商业文化中心及生活居住区为主。** 县城区块基本情况比较表县城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万人/ 平方公里) 建筑密度( %) 绿地率(%) 道路面积( 万平方米) 休闲场地面积( 万平方米) 公建项目(个) ①新城区备注①包括行政单位、教育、医疗卫生、金融等; ②包括风景山绿地 万平方米。二、.. 页脚. 近几年来, 我县以“创建文明县城”和“十件实事”为载体, 不断加大老城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相继建设和改造了缙中路、南塘路、复兴街、胜利街、溪滨南北路、望溪路、大桥南路等道路, 对老城区所有的公厕进行了改建, 完善了环卫市政设施, 同时严格控制老城建筑改建行为, 老城的城市景观和居住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 老城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问题甚至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功能布局混乱。县城主要的商业金融、行政办公和居住人口都集中在老城,老城区居民住宅、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用地混杂交错, 整个老城似如一块没有规则的拼图。例如, 槐花街从北向南沿街分布着实验小学、教育局、** 宾馆、菜市场、饮食店、服装店、原财政大楼、新华书店、3 家银行和部分居民住房等, 几乎集聚了教育、商业、金融、居民住宅生活服务等所有功能。复兴街、寺后街、溪滨北路、胜利街、剧院路等几条老城主要街道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老城缺乏科学规划或规划相对滞后导致建设随意性增加而造成。 2 、城区交通拥堵。老城交通任务主要由溪滨南路、溪滨北路和寺后路、南塘路两纵两横道路网承担, 道路交通负荷过重, 交通节点不畅, 车辆、行人、商贩等流动无序, 城市公交水平不高, 行车难、停车难、行路难的现象比较严重。 2006 年5月 8-12 日上午 7: 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