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野生蝎子养殖方法蝎子喂养方法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食物为无脊椎动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个昆虫的幼虫和若虫。那么蝎子喂养方法有哪些呢?下面xx带你看看蝎子喂养方法。不过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
蝎子喂养方法
蝎场的选择:蝎房应建在地势略高,无农药或化肥污染处。蝎房四面开窗,以利空气流通,窗口要有纱窗,以防外界天敌侵人。蝎房周围注意要有便捷的水源,以确保蝎子的饮水和环境的合理湿度。
蝎子食物的选择:饲料多样性方便促进蝎子健康成长,不但有些人工繁殖的黄粉虫,也需要配合多个食物。投食时间通常应放在天黑前l小时进行,每次投喂量应依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量供给,供水时间应放在投食前两个小时进行。
蝎子的繁殖:蝎子在人工喂养过程中,会有新生蝎子出现,在小蝎子生长中有差异,需要立即分养,预防未蜕皮的残杀正在蜕皮的。管理上需要跟上,立即将同龄蝎放在一起,做到立即分养,以利于同时生长。
蝎子养殖的温度:蝎子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紧,产仔、交配也大全部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超出43℃时,蝎子很快死亡。
养殖蝎子经验的不停积累:初入养殖蝎子这个行业,能够从小规模入手,方便更加好的学习养蝎子技术及总结经验,小规模养殖能够降低风险,更加好的了解蝎子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做好定时定时投放食料,对伤、弱、病蝎做到立即处理。重视蝎场卫生,常常打扫蝎粪和残食,保持水池的清洁,让蝎一直有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蝎子的外形特征
成年蝎外形好似琵琶,全身表面,全部是高度几丁质的硬皮。成蝎体长约50~60mm,身体分节显著,由头胸部及腹部组成,体黄褐色,腹面及附肢颜色较淡,后腹部第五节的颜色较深。大部分蝎子雌雄异体,外形略有差异。头胸部,由六节组成,是梯形,头胸部和前腹部合在一起,称为躯干部,后面复有头晌甲,其上密布颗粒状突起,背部中央有一对中眼,前端两侧各有3个侧眼,有附肢6对,第一对为有助食作用的整肢,第二对为长而粗的形似蟹螯的角须,司捕食、触觉及防御功效,其他四对为步足。口在腹面前腔的底部。
前腹部较宽,由7节组成。后腹部为易弯曲的狭长部分,由5个体节及一个尾刺组成。第一节有一生殖厣,生殖厣覆盖着生殖孔。雌蝎可从生殖孔娩出仔蝎,雄蝎可从生殖孔中产出精棒,和母蝎殖孔相交。雄蝎体内只有两根精棒,一生只能交配两次。雌蝎交配1次,可连续生育4年,直到寿命结束。蝎子的寿命5~8年。蝎子为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气温在30~38℃之间产仔。
蝎子没有耳朵,几乎全部的行动全部是依靠身体表面的感觉毛。蝎子的感觉毛十分灵敏,能感觉到一米范围内的蟑螂的活动。蝎子的感觉毛能觉察到极其微弱的震动,就连气流的微弱运动全部能觉察到。 蝎子的生活习性
蝎完全为肉食性,极部分种类会少许摄取植物性饲料(如会全蝎),取食无脊椎动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个昆虫的幼虫和若虫甚至是小型壁虎。它靠触肢上的听毛或跗节毛和缝感觉器发觉猎物的位置。沙漠蝎能够确定穴居50厘米深的蜚蠊。蝎取食时,用触肢将捕捉物夹住,后腹部(蝎尾)举起,弯向身体前方,用毒针螫刺。由六节组成,是梯形,后面复有头晌甲,其上密布颗粒状突起,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缩,毒液即自毒针的开孔流出。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