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孩子是个哲学家精读.docx

格式:docx   大小:409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孩子是个哲学家精读.docx

上传人:可不可以不要名字 2021/4/30 文件大小:4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孩子是个哲学家精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孩子是个哲学家精读
№.1 本书导语
是否觉得养孩子很辛苦是否总想不明白孩子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是否容易产生疲惫和失望如果你想改变这种亲子关系,《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会对你有所启发。
作者皮耶罗·费鲁奇(PieroFerrucci),被誉为“当代欧洲精神心理学的引导者之一”的哲学家兼心理治疗师。在书中强调以孩子为镜,省察自己的得失,在琐碎的日常育儿中,与孩子一起完成生命的自我成长。本书共14章,讲述了父母能从孩子身上学到的“生活的艺术”:
从孩子对世界的专注之中,学会活在当下,学会全身心地付出;
从孩子执着于自己的方式中,学会不带期望地与他人相处,不侵占他人的空间;
从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创造性中,学会摆脱过去和经验的牢笼;
从与孩子的接触中,发掘自己的另一面;
从孩子的负面情绪中,观察到其中所折射的父母的潜在情绪;
从童言无忌中,学会面对生活和自己的真实,拒绝谎言;
从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中,发现自己对另一半的态度;
从孩子的正义感和对死亡的最初思考中,重燃对生命的感激之情;
从孩子不厌其烦的重复游戏和探索中,学会缓慢、耐心和等待;
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天马行空般的问题中,学会创造性的思维;
从孩子的随遇而安中,学会自发地生活;
从孩子的纯真中,发现人际关系的美妙和日常生活的独特之处;
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明白坚持和意志的重要性;
从陪伴、保护孩子的过程中,体味爱的无私和回馈。
《孩子是个哲学家》是本写给天下父母的书,文中每一个观念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会让父母们产生认同感。全书读来很是轻松,有烦恼也有温情,有平淡也有欢乐,够简单也够深刻,语言优美,内涵深刻。
№.2 思考与讨论
在今天的阅读开始之前,请想想以下几个问题:
你能专注和宝宝互动多久
你对你的宝宝都有过哪些期望
你是否有采取措施帮你实现这些期望
№.3 关注——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与孩子相处时,摒弃多余的杂念,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行动去附和,你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我(笔者注:文中的“我”皆指原书作者)的宝宝,3岁的埃米利奥在做跳跃运动,他总会说:“爸爸,快看,爸爸,我新跳的,你喜欢这次跳的吗”前三四次,我还会兴致勃勃应和,过了一会,就开始心不在焉,神游太虚了。而埃米利奥却一直很兴奋,且乐此不疲。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虽然我们很爱自己的宝宝,从ta还在肚子里就开始满怀期待。但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还是会心不在焉。
长时间得不到回应,埃米利奥生气了,再次喊道:“爸爸!看我新跳的!”声音都有点气得发抖了。看着他,我突然领悟到:这确实是一次新的跳跃,和第一次跳跃同样重要,应该得到相同的关注。埃米利奥竭尽全力地完成每一次跳跃,且不仅仅是完成,每一次跳跃,都加入了他的心情和创意。第100次,在跳跃的最后,他还加了一个转身,这种创意,相当于发现了新大陆啊。
联想到当我与别人交谈时,如果察觉到对方的心不在焉——尽管对方可能真的是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还是会有被怠慢、不被尊重的感受,感觉热情被泼了冷水。而如果对方投过来的是热切的目光,即使不太想聊的话题,也能继续聊下去。
埃米利奥就像敲着黑板的老师,大声地告诉我此处的奥义——请注意,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思考过去和未来,会比活在当下更容易。逃离了当下,你会发现一切都比一个孩子的跳跃有意思,即使只是做个白日梦,或者回忆下过往。我们总是喜欢身心分离,说话漫不经心,吃饭玩着手机,工作想着放假。只有遇到了麻烦,才会集中注意力——或者可能有麻烦了也难以集中注意力。只有当痛苦、快乐或惊奇等特别强有力的感受侵蚀时,你才会被拉回当下。
如果我们真的能回到当下,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你会发现周围的声音和色彩越加鲜活,轮廓也更为清晰,感受也会更真实。周围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个性鲜明。每一个情境就像叶子那样,即使再相似,也仅仅只是相似,正如每一个跳跃都是不一样的。
当我被拉回当下,我学会了更加清醒地面对生活,我注意到自己的想法有了三个根本性的变化:
现实比我以为的要丰富得多。我越是漫不经心,周围的事物越是无聊透顶。当我去用心留意它们的时候,它们便有了自己清晰的轮廓,显露出自己的本质和生命。
你此刻身在此处,去不了别的地方。学会慢下来,不紧张,活在当下,享受自己。
“推己及人”,我要给予周围的人更多的关注。
我有时也会抗拒活在当下,因为这看起来太过平淡,似乎什么事情也没发生。我想要更多的刺激和乐趣。活在当下往往让人厌烦。不过,厌烦却意味着我正在突破虚幻世界的屏障,走上生活的正轨。
而幼儿总是活在当下,因为他们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