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说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雁峰区白沙学校刘艳平
中国基础教育历来都重视对正规教材的理解与掌握, 即注重学生对
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受教育大多数时候是在一种较封闭的状态 下进行,学校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对知识的 书面操作”,忽略运用知识解
决现实中的问题,致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 闹出只会
吃鸡蛋不会剥鸡蛋的笑话。
在我教书育人的生涯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在独立学习、团结合作、 勇敢坚强、创新奋斗等方面的品质还是较差的,普遍社会实践能力也较 弱。在我国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深入研究陶 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 根据我校及我校学生
的实际情况,围绕山塘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并以此为切入 点探讨研究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最显著的特征, 它以动手为主,以实
际操作为主,在以学科课教学为依托的前提下,把学科课中的知识直接 或间接地运用于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小学每门学
科的知识体系是不同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的方式也各 异,如对山塘古建筑的摄影、绘画,对山塘历史故事的收集、宣传,对 山塘护河小队的参与等。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充分把握住知识的实 践特点,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自主性
它的自主性是以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赏识为主要形式,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扬长避短,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爱好, 以自己喜
欢的方式进行探索发现,围绕山塘文化的主题,自主地确定活动的内容、 时间、地点、方式。教师和家长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当学生遭遇困难时给予一些帮助性的建 议,在适当的时机参与到学生活动的第一线, 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得以高
质量的开展。
三、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放性
既然是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封闭在学校中,让学生走出校园,社区、 社会、网络等都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场所。所谓生活即教育,学生在 生活中学到的知识要比在学校里学到的丰富得多, 真实得多,并且百分
之百地考验学生能力的综合性。不但如此,学生经过在校外的活动,能 使自己的计划性、合作性、耐挫性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在校的 学习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四、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较强的生成性是一般学科所不能取代的, 随着综合实
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认识与体验得到不断深化, 创造的兴趣与情
感逐渐得到加强,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将不断生成、开展。如我们从了 解山塘桥开始,到山塘的古宅、牌坊及引申出来的典故,一步步寻找山 塘文化的足迹,到现在亲眼看到山塘街展现出的新面貌,再对山塘的未 来进行畅想、设计,学生始终处于不断的探究与实践中,其品质不断得 到优化,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目前,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还属于探索性的科目, 是校本教材
开发体系中和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择内容时突出了地域的特色,在活动 中探索本地区有一定价值的事物,反映学校、社区的区域品貌、特色文 化、人文特征等。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经验与知识基础的前提下,要精 心选择有价值的活动项目,并在每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 对活动过程
作科学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