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前年, 由于美国正处在经济低谷, 生意不景气, 三月份淡季, 几乎没有任何生意可作。难得的机会, 就定了张机票,回了趟北京。十年来,不是不想回去,应该说每天都想回去,见见自己的亲人、乐团的老友、和周围的邻居,可哪里抽得出时间呢? 几次我都想利用美国的长周末,往回跑一趟,可一算,路上就用掉了两天,剩下一天,能在北京干些什么呢。这一次回北京,可真是沾了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光。飞机起飞不久, 我独自一个人, 坐在靠窗口的一个位子上, 就忍不住的鼻子一阵阵发酸, 眼泪一个劲儿地往下流。连我自己也纳闷儿,一个一百八十多磅的、四十好几的大汉子,可委屈个什么劲,哭个什么?为了怕别人看见我这难看的样儿,就把头转向了朝窗的一边儿,让自己的眼泪尽情的往下流,让自己难堪的脸尽情的撇。我看过於梨华写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阔别十年的苦留学生,在美学成后,返乡时的心态。书上写道:“十年了,我能带什么回去呢?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破碎的梦,和一大摞子稿纸。”我还不如她。虽然,我同样也有一个破碎的梦,可我没有那一大摞稿纸,虽然我在美国有不少的财产,和不小的生意,但我的精神上只是个零。飞机到了北京,亲戚朋友大宴小请,热情接待,真使我受宠若惊,又觉得受之有愧。哥哥说:“我真为我有这么个弟弟感到荣光、骄傲。”老爸也哑着嗓子,用八十岁老人的口气说:“你给咱们家的祖坟,都添了光。”乐团的朋友说:“你这小子,真有福气,衣锦还乡,什么劲头!”老领导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此一时来,彼一时也,你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外商啦。”我顺口搭讪说:“我是他妈的‘内伤’。”“什么内商, 内商指的是那些国内的小倒爷儿。你在美国, 是国际大倒爷儿, 做的是大生意, 所以, 就叫作外商。”老领导给我作着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我想张口解释几句,可又一想,算了吧,我的内伤,几句话怎么解释得清楚呢? 于是,坐在回美国的飞机上,我就产生了一种冲动,我的内伤既然几句话解释不清楚,我就慢慢的把它写出来。写,总会一点一滴的解释吧。到纽约, 我就买了一些稿纸胡乱写了起来, 想到什么, 就写什么。每天, 与客户谈好生意, 回到工厂布置好工作, 就赶快回家写起来,累得我跟孙小子是的。稿纸越写越多,厚厚的堆了一桌子,一不留神,又让狗给撕了,吃了。“我写的东西,就那么不值钱,是喂狗的? !”我冲着我太太大声嚷着。“神经病! 整天写、写, 写什么写! 有那工夫多赚点儿钱好不好! 弄了一桌子烂纸, 还不如让狗撕着玩哪!”我太太不支持。我自己也打了退堂鼓,真的,我写个什么呢!没有半点文学基础,能写出什么东西来。望着那一堆稿纸,心想,它算个什么呢? 散文吧,可它太长,诗?别逗了,通篇大白话儿,报告文学?缺少精辟的分析。小说?情节不惊,人物无味。一位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 又在该校工作的老朋友, 对我说:“你呀, 别费那么大劲了, 你就把你在美国的十年经历写出来,就够动人的了。语言,最好别修饰,至于情节,难道你这十年的经历还够曲折呀!你就按着自传体写吧。”几句话,启发了我,我顺着他指出的路子,就一五一十地写我这十年的经历。本想写个短篇,可写来写去竟成了中篇,等最后完成第一稿时,又变成了中长篇,现在完稿了,我也不管他什么篇了。终于,大功告成,揉了揉写酸了的手,摇了摇僵直了的脖梗子。给书起个名吧。我太太说:“全世界的人都想来美国, 实现美国梦, 让他们看看你的书, 就知道有多么难了, 就叫它美国梦, 或纽约梦什么的。”我说太俗,不好。当我整理好所有的稿纸,从头到尾读一遍,心想能提炼出一个好的名字。我读着读着,掉了眼泪,读着读着,泪如雨下,通篇读完了,我也成了泪人了。“对,就叫它‘纽约泪’吧!”我一拍案子叫了起来。可又一想,怎么着,找挨骂哪!到了美国,发了洋财,翻过脸来又控诉美国,让美国人看了,大骂狼心狗肺,让中国人看了,大骂得便宜卖乖。说人家不好,你倒回来呀,装什么孙子! 不行,费了半天劲,招身臭骂,我可不干。可是美国的时间那么宝贵,我下了那么大的工夫,将近两年的时间, 也别写完了扔了哇! 其实, 我就想解释一下, 解释一下我不是外商, 我是‘内伤’。真的, 我真没想骂, 让我解释几句还不行吗? 美国,我真不想骂它。的确,它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人们都知道: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墓场。虽然对老年人是亏了点儿,可对青年人来说是个好地方。只要你努力,肯拼命,聪明,加上体力好,总会有个成功的机会。虽然那座通往成功的桥,又窄,又长,又艰险,但毕竟有人能通得过,我就是其中一个。但是,桥那边,并不是一片乐土田园。桥那边,更是满地陷阱,荆棘丛生,一不留神,你会全他好玩儿完。我写了过桥的艰难,但大量的篇幅还是写桥那边所发生的事儿。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过了桥后还会出现什么, 桥那边为什么喜变成了哭,乐变成了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