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单选]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2、[单选]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盛转衰。3、[多选]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的演变1、[单选]1842年,中英间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2、[单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毁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3、[单选]1894年11月,日军制造的连续4天大屠杀,造成万中国居民死亡的旅顺大屠杀惨案。4、[单选]1900年,俄国军队侵入中国东北,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5、[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6、[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陆路商埠是伊犁和喀什噶尔。7、[单选]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8、[多选]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受到破坏,规定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1)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2)1844年《望厦条约》9、[多选]控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手段有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资本输出。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单选]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2、[单选]1841年战死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是关天培。3、[单选]1842年,在镇江战场战死的满族副都统是海龄。4、[单选]中法战争期间,老将冯子材率领清军和民众取得“镇直关大捷”。5、[单选]甲午战争中,战死于平壤的清军将领是左宝贵。6、[单选]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致远般管带是邓世昌。7、[单选]1839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的《地理大全》,编成了《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8、[单选]魏源编纂的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的书是《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9、[单选]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喊出的响亮口号是救亡。10、[单选]提出“物竞开择,适者生存”口号的书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11、[单选]1887年,葡萄牙胁迫清政府签订的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的条约是《中葡友好通商条约》。12、[单选]1895年中日间签订的中国割让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马关条约》。13、[单选]近代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美国。14、[多选]在威海战斗中殉国的北洋般队将领有刘步蟾、丁汝昌。15、[多选]中日甲午战争后,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的国家包括俄国、法国、德国。16、[多选]19世纪末,法国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有云南、广东、广西。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单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2、[单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3、[单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4、[单选]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天京。5、[单选]1956年上半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但也有军事上的失利。失利是指北伐。6、[单选]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7、[单选]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的是干王洪仁轩。8、[单选]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9、[单选]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为挽救危局提拨的年轻将领是陈玉成和李秀成。10、[单选]1864年太平天天国农民运动失败。11、[多选]洪秀全撰写的具有相素平等观念,后来成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思想基础的书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12、[多选]1851年9月,天平军攻占永安,在永安封王建制,杨秀清被封为东王,节制其他诸王,其他诸葛亮王有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13、[多选]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通过《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来达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14、[多选]《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土地分配的方案,内容有(1)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2)田地分为9等,好坏搭配(3)按人口平均分配(4)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15、[多选]对《资政新篇》的评价正确包括(1)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