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导入
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顶峰。唐代距离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形成唐诗这巨大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呢?,唐诗的源头就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距今又有多远呢?最古老的诗歌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了解《诗经》。 
二、了解《诗经》 。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3000年历史的作品,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是各诸侯国向周王室进献的民歌,是《诗经》中现实主义的代表,也是《诗经》的精华,具有较高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雅”分大雅和小雅。大雅共31篇,多是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小雅共74篇,多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量的民谣;“颂”包括周、鲁、商三部分,多是祭祀宗庙所唱的歌谣。这些歌辞没有明确的作者,是当时在民间传唱,由文人采集而来的。
三、学习《关雎》
1、简介:《关雎》这首诗是305首中的第一首。 这是一首爱情诗。
2、范读,学生自读一遍,把握节奏和韵律。
3、疏通诗意,分析结构。
窈窕淑女——流——采——芼
比兴 荇菜 诚挚热烈美好爱情
君子好逑——求——友——乐
4、小结:
(1)主旨——《关睢》描写一个男子思慕河边一个采荇菜的淑女,她那窈窕的形象使他寤寐不忘,那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想象,表现出他对爱情追求的苦与乐。全诗表达了诚挚、热烈、美好的爱情。
(2) 点名句,朗读。
四、学习《蒹葭》
1、朗读,正音,再读。
2、疏通诗意,分析结构。
(兴)环境凄迷 时间推移 苦苦追寻 (赋) 若即若离
蒹葭————————白露—————道路————— 伊人———————— 感觉
苍苍————————为霜——————长————— 一方——-—————水中央
萋萋————————未晞——————跻————— 之湄————————水中坻
采采————————未已——————右————— 之涘————————水中沚
不懈追求一往情深的执着爱情
3、小结
(1)主旨——《蒹葭》描写一个秋天的早晨,蒹葭丛中,露水还没有干,那痴情人便来此寻觅“伊人”的踪迹,可惜无论逆流、顺流,无论怎样追寻,那人总是“在水一方”。诗中塑造了一个不懈追求心上人的执著的形象。
(2)点名句,朗读。
五、总结《关雎》和《蒹葭》
1、反复咏叹和赋、比、兴的创作手法。
“赋”就是直接铺叙;“比”即比喻;“兴”是托物起兴,即借别的事物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 这是《诗经》多采用的创作手法。
2、主题美:两首诗都歌颂了热烈健康向上的美好的爱情,后人沿袭风格,多有佳作。如:元好问有一千古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李商隐的《无题》等等。
3、音韵美:首先,两诗运用叠词和叠章,使统一内容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其次,两诗都以四言句为主,朗读时多采用二二拍,朗读起来琅琅上口。
学习《黄鹤楼》
1、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