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儿骶管麻醉术后镇痛儿科医学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儿骶管麻醉术后镇痛儿科医学论文.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16/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儿骶管麻醉术后镇痛儿科医学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小儿骶管麻醉术后镇痛儿科医学论文【小儿骶管麻醉小儿骶管麻醉由于其操作简单,易把握,止痛、肌松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对患儿的生理干扰少, 便于临床应用等优点, 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在骶管麻醉的同时可进行术后镇痛是它的又一个优势, 所以轻易被患儿及其家长所接受。小儿骶管阻滞主要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区和下肢手术的麻醉和镇痛, 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小儿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方法之一[ 1]。 1 小儿骶管的应用解剖学特征小儿骶管裂孔相对较大,体表标志明显,且骶骨背面平、骶角不突出易扪及,穿刺成功率较高, 而且小儿骶管容积小, 蛛网膜囊位置较低, 局麻药物浸润完全, 能够满足下腹部、会阴部以及下肢大部分手术的要求, 并且连续骶管麻醉的应用, 也可满足长时间手术的要求。但应注重小儿骶管内静脉丛丰富, 如穿刺针过于锋利, 可刺破或误入血管, 再加上推药过快, 压力过高, 轻易造成局麻药物入血, 易产生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反应, 导致局麻药中毒。因此注药前, 应认真反复回抽查看有无回血, 及时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另外, 小儿骶管内蛛网膜囊位置较低, 如穿刺针过深, 亦有误入蛛网膜下腔造成全脊髓麻醉的可能, 所以应提高警惕[2] 。它的禁忌证和硬膜外麻醉相同。.页眉. 页脚. 2 小儿骶管麻醉的穿刺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 取侧卧位, 常规消毒、铺孔巾,以 22 号套管针自骶管裂孔处穿刺垂直刺入达骨膜后, 退针数毫米, 针干渐向尾椎和皮肤呈 20° ~30 ° 角方向前进, 穿过骶尾韧带有突破减压感,再推进几毫米。进针不宜过深,一般以 3~4cm 为宜,新生儿、婴儿更浅些, 避免过深刺破蛛网膜下腔, 注气无阻力也无皮下气肿可确定针已进入骶管, 抽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后缓慢注入局麻药等。(2 )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孔巾,以 22G 套管针自 S3~4 正中处垂直穿刺,穿过骶尾韧带有突破减压感,注气无阻力也无皮下气肿可确定针已进入骶管,抽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后缓慢注入局麻药等[ 3]。(2 )比( 1 )入路要操作简单, 成功率高。 3 ***的选择和剂量 ***的选择[ 3,4 ]见表 1。表1 ***的选择(略) ***的建议剂量见表 2。***的剂量可参考公式[5] 摘要:V( ml )=( D-15 ) /2+4 或 V= ( D-13 ) /2+4 。V( m1 )摘要:所需***量; D( cm )摘要:骶裂孔至 C7 棘突的距离。表2 建议剂量及参考阻滞水平[ 2] (略) .页眉. 页脚. 4 穿刺针的选择及骶部置管普通 22G 针头由于针尖斜面大,误入血管( % )和蛛网膜下腔的几率增多;短斜面针头误入血管的几率低( % ); 中空针头可将上皮、脂肪、血液带入椎管内[1], 理论上有形成上皮层肿瘤的可能, 故推荐使用带针芯的 20~22 号穿刺针较为平安。骶部置管摘要: 用 16 号或 18 号的静脉套管针,可留置 3~7 天,一般年龄≤6 岁,体重≥ ;阻滞平面可轻易达到低胸水平, 可采用影像学辅助下置管达特定的皮区, 要非凡注重导管的固定和穿刺部位的保护防止污染。 5 穿刺成功的判定方法方法有注气试验、皮下握雪感试验、气泡压缩试验等类似硬膜外麻醉的试验;但可靠性极佳的是神经刺激仪,通过电生理反射来判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