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购房合同上没有户型图
篇一:房屋内房子户型与合同约定不符
房屋内房子户型与合同约定不符,构成违约吗? 问题:去年购买的是期房,今年房子好了,看到房子后,发现房型和合同上不一致。本来进门左边是厨房,右边是卧室和卫生间的,现在实际中是刚好相反的,左边是卧室和卫生间,右边是厨房。这种情况,属于违约吗? 律师解答: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所附图也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当实际交付房屋与附图出现不符的情况,在法律上就构成合同违约。当事人可以选择解除合同,也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要求违约赔偿。但如果合同中约定,因设计规划变更建设单位可自行调整房屋内结构的,那么本案就不能再按合同违约处理。而应当按合同约定的设计变更条款来处理。
篇二:购房合同,实际面积小了
篇一:购房实际面积知多少
购房实际面积知多少 记者调查房屋面积背后猫腻 20xx年09月20日 09:38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沙文婧
字号:t|t
37人参与6条评论打印转发
“买水果时发现缺斤短两,我都要跟小贩理论一番,何况买房子少了平方数!” 9月初,郝女士在历山北路板桥片区买了一套二手房,。近日装修时,装修公司测得的面积让她震惊—— 。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郝女士这样买房后重测面积的并不多,多数购房者都是按购房合同提供的面积付房款。然而业内人士披露,房屋面积存在较大的“猫腻空间”。
制图/王云峰
【面积缩水】
花3000元测面积,少了7平方米
9月13日,郝女士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她所买的这套房子建于20xx年,两室两厅,前房主李先生是直接从开发单位买的。“一开始,我感觉房子挺宽敞,也没想重新测测面积,房屋装修时,装修公司的专业人员给免费测了测,。”
因对装修公司测得的结果表示质疑,郝女士专门请了一家房产测绘机构专业人员,花了近3000元,又重新测了一遍,,这其中已加进去了公摊面积了。“一个平方7000多块呢,7个平方接近5万元!”为此,郝女士找到前房主索要差价。孰料前房主表示,他从开发单位手中买房时,。
经多次交涉后,李先生最终从总房款中退给了郝女士4万元。他表示,自己会委托律师,向房屋的开发单位讨个说法。
与坚持维权的郝女士不同,建筑系毕业的许先生,近日自己测了刚买到的一套房子,,但他没去维权。9月17日,许先生接受采访时称:“说不定我的测量也存在一些误差呢,如果再请专业机构测量,之后再去维权,太麻烦了。反正平方数也不多,这事儿就这样算了。”
【延伸调查】
多数业主购房后没重测面积
记者发现,不少购房者收房后,并未去找人重测房屋面积。
9月17日,记者在文化路一处高档小区随机采访了20名业主,问及收房后是否重测过房屋面积,对方均表示没有。业主于先生称:“我们主要是怕麻烦,测量楼房面积是个很复杂的活儿,若不聘请专业机构,一般人测不了。”
业主薛女士则称:“就是实际面积与合同上的销售面积有一些出入,只要不是太离谱,我们也没那么多工夫去和开发商纠缠。再说了,毕竟还要住在这个小区,还要去和开发商或物业公司打交道??”
从9月17日始,记者发起一项“你重测所购房屋面积了吗”的网上调查。截至9月19日,1230名投票者中,1218人表示没有重测过,占投票人数的99%之多。对于没有再重新测量房屋面积的原因,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测量房屋面积太麻烦,耗时耗钱,业主耗不起。【如何算账】
“得房率”越高,业主越合算
9月19日,房屋面积测绘人员李湘云接受采访时介绍,开发商出售房屋时,一般是以房屋的建筑面积定价的。建筑面积一般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建筑面积组成。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其中,每一部分又有着较为复杂的测量及计算方式。例如,公摊面积其组成部分就有可能包括电梯井、楼梯、垃圾道、变电室、设备层(间)、公共门厅和走道、地下设备间、值班警卫室等共有部位的面积,以及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面积等等。
李湘云称,不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想准确测量一套房屋的面积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学习相关知识后,业主能粗略测量套内面积,然后通过套内面积除以购房合同上的建筑面积数,就能得出“得房率”,数值越大代表“得房率”越高,通过“得房率”的比较,能大体估计自己所购房屋的面积是不是靠谱。
不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