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试行)
 本标准是国家对中小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设置、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教学卫生条件、生活设施卫生条件、卫生保健室人员与设施配备以及学生健康检查等方面的基本标准,是各级教育督导、评估和工作检查的重要依据,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
一、体育教师配备
(一)任职资格 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每个教师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课时。
(二)配备比例 小学1~2年级每4个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5个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初中每5个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高中每7个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 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三)工作量计算
各中小学校按小学体育教师每周14节至16节、初中体育教师每周12节至14节、高中体育教师每周10节至14节的课时安排工作量。
体育教师的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常规性学校体育工作,应合理计算教师工作量。
二、体育场地、器材配备
(一)小学体育场地
 序号
场地名称
单位
配备数量
920人(或23个班)以上学校
920人(或23个班)以下学校
1
田径场
200米以上
块
1
 
150米以上
块
 
1
2
篮(排)球场
块
2
1
 注: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4米,助跑道长25~45米)。
(四)小学体育器材
 序号
器材名称
单位
配备数量
备      注
1
接力棒
支
12
 
2
小栏架(或钻圈架)
付
10
 
3
发令枪
支
1
 
4
信号旗
面
8
 
5
标志杆(筒)
根
12
 
28
呼拉圈(或藤圈)
个
40
★
29
短跳绳
根
40
★
30
长跳绳
根
8
 
31
毽  子
只
40
★
32
拔河绳
根
1
 
33
小篮球
只
40
★
34
小篮球架
付
1
 
35
小足(排)球
只
20
★
36
小足球门、排球架
付
1
 
37
乒乓球台
张
2
 
38
乒乓球拍
付
20
★
39
乒乓球网架
付
2
 
40
板羽球或羽毛球拍
付
20
★
41
乒乓球
只
40
★
42
板羽球或羽毛球
只
40
★
43
录音机
台
2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三、教学卫生条件
(一)教室 1.教室人均面积:,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 米的纵行走道, 米的横行走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 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高低不同的3种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 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中学为1-;。
(四)教室采光
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自然采光不足时应用照明补足。
2.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设在左侧。
3.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五)教室照明
1.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日光灯9盏以上,灯管垂直于黑板,采用控照式灯具,-。
2. 黑板照明设2盏40瓦,采用控照式灯具。
(六)教室微小气候
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宜通风换气42天后再投入使用。
四、生活设施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