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翠林之约小区游泳池管理方案
目录:
游泳池卫生规范.
(一).游泳池水质循环净化和消毒制度
(二).游泳池公共卫生制度
(三).人员卫生管理
游泳池管理制度.
游泳池日常管理制度.
游泳池卫生安全公告.
游泳池工作人员管理规定.
负责人
救生员
消毒清洁员
急救措施方案
<<游泳池日常管理记录>>.
游泳池投药与水检测记录表格.
翠林之约小区游泳池管理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游泳池的安全卫生管理,规范游泳池经营行为,,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游泳场所卫生规范>的要求,对本小区游泳池施行以下安全卫生规范:
(一).游泳池水质循环净化和消毒制度
,,所以我们准备一个月整体换水清洁一次泳池.
,PH值,水温度计等水质检测设备.
:强氯精;净化剂:漂白粉;清洁剂:氯化铝;除藻剂:硫酸铜;中和剂:一定比例的盐酸与石灰石.
(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
—,,应按照标准计算出加药量进行投放并做好记录.
,水质监测记录.
—3千克(泳池为300立方米),:00—8:00为清洁工作时间.
(二).游泳池公共卫生制度
1. 更衣室地面应使用防滑、防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建造,地面坡度应满足建筑规范要求并设有排水设施。墙壁及内顶用防水、防霉、无毒材料覆涂。更衣室应配备与设计接待量相匹配的密闭更衣柜、鞋架等更衣设施,并设置流动水洗手及消毒设施。更衣柜宜采用光滑、防透水材料制造并应按一客一用的标准设置。更衣室通道宽敞,保持空气流通。每班开场前和散场后均应对游泳池外沿、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或冲洗一次。发现有污染时,用
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
2. 淋浴室与浸脚消毒池之间应当设置强制通过式淋浴装置,淋浴室每20~30人设一个淋浴喷头。地面应用防滑、防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建造,地面坡度应满足建筑规范要求并设有排水设施。墙壁及顶用防水、防霉、无毒材料覆涂,淋浴室设有给排水设施。在游泳场所淋浴室的区域内应配备相应的水冲式公共卫生间。公共卫生间地面应低于淋浴室,地面与墙壁应选择耐水易洗刷材料铺设。男卫生间每60人设一个大便池和二个小便池,女卫生间每40人设一个便池。公共卫生间内便池宜为蹲式,采用座式便池的宜提供一次性卫生座垫。卫生间内应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卫生器具宜采用感应式水龙头和冲洗阀。卫生间应有独立的排风设施,机械通风设施不得与集中空调管道相通。淋浴室应经常刷洗,可使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定期消毒。更衣柜应于每日开放结束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公共卫生间和垃圾箱(桶)应每天及时清洗消毒,防止孳生蚊蝇。定期使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消毒。
3. 游泳池壁及池底应光洁不渗水,呈浅色,池角及底角呈圆角。游泳池外四周应采用防滑易于冲刷的材料铺设走道,走道有一定的向外倾斜度并设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应当设置水封等防空气污染隔离装置。
4. 淋浴室通往游泳池通道上应设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池长不小于2米,宽度应与走道相同,深度20厘米。浸脚消毒池池水余氯含量应保持5~10毫克/升,应当每4小时更换一次。
5. 水处理机房不得与游泳池直接相通,机房内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放置、加注液氯区域应设置在游泳池下风侧并设置警示标志,加药间门口应设置有效的防毒面具,使用液氯的在安全方面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经常性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生故障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水循环过滤净化设备每日应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水应排入下水道。设施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检修,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水循环设备检修超过一个循环周期时,不得对外开放。
6. 使用的消毒剂、净化剂、清洁剂、杀虫剂、急救药物等不得对人体产生危害。使用的循环、净化、消毒、通风保暖等设施设备不得对人体安全造成损伤。库房应存放一定数量的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药剂、急救物品与设施等,物品应分类存放,标记明显。库房内不得堆放杂物。库房应有预防控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