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独善其身 幸福人生之梦.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独善其身 幸福人生之梦.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独善其身 幸福人生之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独善其身幸福人生之梦---- 中国梦照进自我现实读书心得同仁们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交流读书心得。短短几行文字,我也只能摘取书中思想的一点浪花而已,与大家分享,一起共勉这个需要做梦的年代。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当今,“中国梦”进一步阐述为“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人生如船,梦想是帆,国家有伟大梦想, 个人也有自己的美丽梦想和人生追求。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不同的时代、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个人的梦也会呈现不一样的期盼和目标。每个人的梦是不一样的,实实在在的个体梦,汇聚到一起,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之梦。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是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台与土壤。当“中国梦”与个人梦同频共振,二者都会加速绽放。作为一名药学科研工作者,也在逐渐清晰自己的梦想与人生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不同思想的人交流是增长见识、丰富人生的主要途径。有时候感觉读本好书,犹如聆听哲人先贤讲经说道,开启智慧人生之旅,找到前进航标、做人做事的总则,有醍醐灌顶之效。在做博士后期间,这种感觉又一次验证。有幸读到秦伯益院士的《漫说科教》一书。专家论道,名士行吟,有沛然文采,兼儒雅精神作品往往透射作者品行。通过作品了解作者,通过了解作者会更喜欢他的作品。正如我们读苏东坡作品,仰视其人,他的治学为人精神更得以传承。作者泰伯益院士,是一名药理学专家,原为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十二大代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他的故乡是盛产文人雅士瑰丽辞藻的江南之地。出生于深孚名望的江苏无锡秦氏家族,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第 36 世孙,(我们熟知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之笔) 。在这样一个人文传统深厚的家族里成长起来的秦伯益,自幼喜爱文史,加之读书时又受到有百年历史的无锡辅仁中学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天下”成为他生命中永远的精神追求。而且秦老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也是这样践行着自己的信仰。“风雨晨昏人不晓,个中甘苦只自知”。秦老用这句诗记录了自己以及那个年代很多知识分子埋头苦干、不计成败利益的虔诚和痴情。安静的默默的做自己事情,不受外界的干扰。做科研工作特别需要沉下来做事,需要春耕、夏长的过程,才会有秋收的喜悦和冬天的安定与温暖。“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秦老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智慧取舍着自己职业生涯遇到的问题。当取得科研成绩后,当他人向秦伯益投去羡慕的目光时,他却开始以人生和社会意义来考量权力、地位和名衔的价值。他说“没想当官,不怕当官,不怕丢官。”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秦伯益并不排斥当官,他说,“做官,需要特殊的本领,即管理科学。能够把做官与做学问和谐地统一起来,为民造福,有什么不好呢?”但当地位和名衔不能让他真正发挥人生价值,成为心中负累时,毅然作出了不当“花瓶”的选择。开始不断打报告请辞职务以及多次表示“谢辞各种应酬,社会兼职只退不进”, 并声明“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不做不必自己做的事情”。这是需要多大的胸怀、智慧与境界啊。“说真事、讲真话、吐真情、求真理”。他批评科技创新庸俗化, “处处创新,事事创新,人人创新,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