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成都天府新区规划概述 2011-11-21 ?背景: ? 2010 年9月召开的全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 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到目前为止,天府新区这一目标从提出到总体规划形成,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从背景来看,全国已经形成了新的区域布局,四川也进入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四川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成为成渝经济区打造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而“再造一个产业成都”。?这次规划的编制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技术力量为主体,省住建厅、成都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也纷纷参与。在规划论证过程中,更是邀请了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来参与,应该说规格很高、力量很强,最终形成了这样一部较为完善的总体规划。?在天府新区这一概念提出来时,省上是想开辟出一块区域来专门建设,但没明确是在哪个具体区域。所以,天府新区的最终选址,也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过海选。四川目前正处于承接产业转移的黄金阶段,天府新区必须是一块具有强大产业聚集规模的功能区域,要形成这个聚集功能并做大做强,只能在成都及周边地区。天府新区的规划范围最终花落成、资、眉三市。?这样的决定一是该区域经济、科技、人才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发展优势,二是符合成都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要求,三是成资、成眉等地之间有较为牢固的区域合作基础, “另外,选择成都南部、以丘陵为走向的发展方向,还能尽可能地少占用成都平原的良田,保护耕地。“天府新区”规划背景及历程?历程: ? 2010 年9月1日-2日: 召开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刘奇葆提出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2011 年4月: 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同时,天府新区被正式写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标志着成都继 2006 年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后,再一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2011 年 08 月 10 日: 成渝经济区及天府新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暨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工作动员大会提出,要按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尽快启动“起步区”建设,隆重拉开天府新区建设的大幕,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2011 年 09 月 13 日: 在 C21 四川城市发展 2011 峰会开幕式上,成都市副市长白刚发表了主题为“天府新区建设与成都发展新机遇”的演讲。? 2011 年 10 月 18 日: 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向媒体首次发布并详细介绍了天府新区的规划思路、规划亮点及未来天府新城的初步模样。? 2011 年 10 月 26 日: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通过了省政府第 93 次常务会议的审定,将由省政府正式批复。? 2011 年 11 月 20 日: 市委、市政府又召开了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工作专题会,听取相关部门、区县汇报, 深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天府新区”规划背景及历程?规划范围:涉及 3市7县 1578 平方公里?天府新区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以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简称“两湖一山”)为主体,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 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 3市7县(市、区) 37 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 1578 平方公里。?到 2030 年,天府新区城镇人口计划控制在 580 万-630 万人。?建设用地 650 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涉及 3市7县 1578 平方公里?总体定位: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根据总体规划,天府新区要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形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作为内陆开放门户,天府新区是内陆面向欧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西部地区与全球经济、技术、信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通道和平台。?核心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端制造业基地,前者以电子信息为龙头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后者以汽车研发制造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工程机械以及节能环保设备等高端制造产业,两个基地的产值都将在万亿元以上。总体定位: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一带”:为高端服务功能聚集带,从人民南路至天府大道, 沿天府中轴向南延续,并逐步折向龙泉山和三岔湖方向。?“两翼”:为东西两翼的产业功能带,包括成眉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带和龙泉经开区的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一城”:为天府新城,这是去年市委提出建设的 13 个战略功能区之一,同时也承载着天府新区里主要的城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