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夏季防暑基本知识
整理ppt
1
目录
5. 中暑急救方法
整理ppt
2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一、什么是中暑?中暑有哪些症状?
(一)中暑定义:
⑴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
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⑵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⑶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二)中暑症状:
⑴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⑵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
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⑶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整理ppt
3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⑴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⑵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⑶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⑷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
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
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
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
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
心力衰竭等。
整理ppt
4
诱发中暑的因素很复杂,但其中主要因素还是气温。
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小气候分为两类:一类
是干热环境;另一类为湿热环境;据实验,导致中暑发生
的条件:①相对湿度85%,气温 30-31℃;②相对湿度
50%,气温38℃;③相对湿度 30%,气温 40℃。
二、中暑原因分析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一)中暑---病因与机制:
(二)发生中暑的气象条件:
整理ppt
5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
,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易引起中暑;
,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中暑;
、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产生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三)易中暑人群
整理ppt
6
: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不要喝生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
: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如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