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严歌苓.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严歌苓.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严歌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严歌苓严歌苓概述严歌苓, 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作家, 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 是中国少数多产、高质、涉猎度广泛的作家。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 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 都折射出人性, 哲思和批判意识等。代表作品:《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赴宴者》、《扶桑》、《穗子物语》等。基本信息栏中文名: 严歌苓国籍: 美国民族: 汉出生地: 上海出生日期: 1957 年 11月 16日代表作品: 《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赴宴者》《扶桑》《穗子物语》目录[ 隐藏] 人物介绍个人经历人物自述名家点评作品年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改编经典其他影视改编作品所获奖项人物介绍个人经历人物自述名家点评作品年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改编经典其他影视改编作品所获奖项[ 编辑本段] 人物介绍严歌苓, 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作家, 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是中国少数多产、高质、涉猎度广泛的作家。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 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 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 哲思和批判意识。代表作品:《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赴宴者》、《扶桑》、《穗子物语》、《天浴》、《寄居者》、《金陵十三钗》等等。严歌苓身兼好莱坞编剧协会会员,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奥斯卡最佳编剧奖评委。其作品被翻译为英,法,日,泰,荷, 西等多国文字。被称为“翻手为苍凉, 覆手为繁华”的严歌苓, 小说以刚柔并济、极度的凝练语言, 高度精密、不乏诙谐幽默的风格为内在依托, 与其犀利多变的写作视角和叙事的艺术性成为文学评论家及学者的研究课题,在多个国家已开展严歌苓文学研讨会。其创作的“王葡萄”, “扶桑”,“多鹤”等主人物开创了中国文坛全新的文学形象。严歌苓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荣获了国内外各种重要文学奖项。代表作品《扶桑》以充满寓意的中西方文化跨景观, 荣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并成为 2002 年美国《洛杉矶时报》年度十大畅销书之一。她的《天浴》、《扶桑》、《花儿与少年》、《老人渔》、《灰舞鞋》、《谁家有女初长成》、《金陵十三钗》、《拖鞋大队》(《北京文学》年度中篇小说榜首)、《白蛇》、《小顾艳传》、《人寰》(获台湾中国时报“百万长篇小说奖”以及上海文学奖)、《少女小渔》( 根据此作改编的电影获亚太影展六项大奖)、《女房东》、《海那边》等长中短篇小说获得了一系列文学大奖, 并引起海内外读者关注。其中《天浴》由陈冲拍成电影后获金马奖 7 项大奖和 1999 年美国《时代》周刊十大最佳影片奖。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获中华读书报“ 2006 年度优秀长篇小说奖”、新浪读书网“ 2006 年度最受网友欢迎长篇小说奖”), 《小姨多鹤》获《当代》长篇小说“五年最佳小说”、 2009 年“中山杯”华侨文学奖最佳小说、收录新中国60 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 600 本书。《 The Baquet Bug( 赴宴者) 》荣获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授予的“小说金奖”, 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被评为五星级图书, 美国《时代》杂志给予整版介绍,英国 BBC 广播作为“睡前一本书”整篇朗读,等等。[ 编辑本段] 个人经历严歌苓生于上海, 在安徽长大。父亲和爷爷是作家, 母亲是演员。在知识分子家庭的熏陶下, 从小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 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她前半生戎马中国, 后半生寄居海外,跟随外交官丈夫游历各个国家。 12 岁,严歌苓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舞蹈演员,在祖国大江南北奔波巡演。 20 岁时,严歌苓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担任战地记者。那些伤员对生命的渴望, 深深震撼了她。从此, 她成了各种反战活动的积极分子。从前线医院回来后,严歌苓含泪写下一些诗歌、短篇小说,并开始在军区报纸上发表文章。 1978 年发表处女作童话诗《量角器与扑克牌的对话》。 1980 年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心弦》, 次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成影片,《心弦》以生动流畅的语言, 感情描写细腻准确, 耐人寻味, 获得各界好评。仅仅只有二十余岁的严歌苓开始在文坛崛起。自 1983 年起,严歌苓从成都军区文工团调到铁道兵政治部创作组任创作员。继《心弦》之后, 严歌苓相继创作了《残缺的月亮》、《七个战士和一个零》、《大沙漠如雪》、《父与女》、《无冕女王》等大量的电影文学剧本,这些剧本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未能摄成影片,但从中不难看出严歌苓超人的艺术才华。生长在和平环境中的严歌苓, 常常把目光投入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在描写气势弘大的战争场面的同时,又能加入自己独特的视角,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除电影文学创作外, 严歌苓还创作了大量小说。自 198 1年至 198 6 年, 她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