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辩稿写作指导一辩稿的发言时间一般是三分钟。普通人说话时, 语速一般是每秒钟四到六字, 我们这里取个中间值, 按每秒钟五字计算, 那么一篇稿子的字数是九百字。不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发言的速度, 去实际测试一下自己三分钟可以讲多少字。但不要刻意去提高或降低自己的语速, 那会让自己显得很不自然。一辩稿主要包含的内容: 1,辩题中关键词的解释; 2,辩题的理解; 3,提出本方的几个立足点; 4,对立足点的简单论述。先来讲解一下第一点:关键词的解释。我们以前对关键词进行过解释, 只不过那些解释只是用于我们对辩题进行理解, 越简单越好, 其他的没有考虑过。在一辩稿的时候, 我们不能直接告诉观众什么是奥运, 什么是商业化, 什么是奥运的商业化。但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方式, 即在不知不觉中, 把奥运商业化的概念传递给观众。其实在学习中, 遇到的最烦人的问题, 就是对某个名词的解释。老师们条分缕析, 结构固然清楚, 但也容易让人打瞌睡。如果能够春风化雨般, 让大家在还没有发现你在讲解概念时, 就把关键词的含义告知他们,这样的效果无疑是最好的。下面,我们试着来写一下概念: 我们准备好的关键语有以下几个: 1,商业: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经济活动。 2, 奥运:“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 起源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奥林匹斯运动会,现代奥运会于一八九四年在雅典召开。 3, 奥运商业化: 把奥运会所需的各种服务、比赛用具以商品买卖的形式来提供,并以商业买卖的形式将比赛的观看权赋予特定的群体, 形成以商业为主导力量的奥运会。第一届商业化的奥运会, 是美国的洛杉矶奥运会。当然, 我们原来还准备了几个概念, 如奥运精神之类的, 但那些东西我们现在没用上, 只把它们当成是理解性的内容好了。下面是我们对概念的陈述: “大家好。我方观点是奥运商业化利大于弊。奥运会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奥运会, 现代奥运会于一八九四年召开。奥运商业化始于一九八四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它的具体含义是把奥运会所需的各种服务、比赛用具等以商品买卖的形式来提供, 并以商业买卖的形式将比赛的观看权赋予特定的群体,形成以商业为主导力量的奥运会。” OK ,概念的陈述到此为止。我们前面提出一个比较标准,这个标准是用来使辩论清晰的,在一辩陈词中,标准也应该提出来。下面是第二段,即关于标准的陈述: “我方认为, 奥运商业化的利弊衡量, 其标准是奥运商业化能否帮助我们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一届奥运会的成败, 有三个评判的准则, 即: 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多大程度上的传承, 有多少人与举办国产生或建立了亲密关系, 以及经济回报的商业驱动力量与举办经费的支持力度有多大。”好的,标准我们也陈述完了。下面,我们就得从这三个评判的标准方面,来简述奥运商业化利大于弊了。简述如下: “我方认为奥运商业化利大于弊,理由如下: “先看第一点:我们要说明奥运会商业化有助于奥运精神的传承。奥运精神怎么传承呢?当然是得通过举办奥运会。如果奥运会消亡的话,那么奥运精神也就别提了。我们的论述主要从这方面着手: “第一,在冷战期间,各政治经济大国希望以举办奥运会的方式,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所以, 奥组委不必为资金的事情担忧。但在冷战将近结束的时候, 各国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使用奥运会来宣示自己的力量, 因此奥运会的价值在急剧地缩水, 它已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