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大爱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和藿香正气散).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爱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和藿香正气散).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爱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和藿香正气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爱中成药( 附子理中丸和藿香正气散) 大爱中成药之四——附子理中丸一、出处附子理中丸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代), 是由医圣张仲景的两个方剂四逆汤和理中汤合组而成,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 见呕吐泻利, 脘腹绞痛, 心下逆满, 手足厥寒, 腹中雷鸣, 饮食不进, 及霍乱转筋等症的方子。二、方剂组成原方是用制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各三两,为细末, 炼蜜为丸而制成。现在药店里卖的附子理中丸是由制附子、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所组成的丸剂,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古今比较来看, 主要是人参被换成了党参, 这样药品的成本降低了, 但是健脾益气的效果不会改变, 只是人参甘温益气、大补元气的作用, 那是党参无法比拟的。再有就是把炮姜换成了干姜, 炮姜具有温经散寒、温中止痛的作用, 炮姜炭还能止血, 多用于妇人经行小腹冷痛、经血淋漓不尽等。干姜是大辛大热之品, 能够温中散寒, 回阳救逆,化痰行饮等,温阳散寒的作用要更强一些。三、功效与应用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 中医临床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病证。 1 、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而引起的胃脘腹部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食欲不振、手足四肢逆冷( 发凉) 等症, 以及脾肾两虚, 阳虚寒凝所导致精神倦怠、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苍白无华、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2 、胃、十二指肠溃疡:运用附子理中丸方合用黄芪建中汤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的病证, 取得较好的疗效。 3 、治疗各种腹泻:有报导称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用附子理中丸合用人参健脾丸,或合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四、应用举例在临床上, 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的病证, 都可以用附子理中丸进行治疗。这个差不多是我每次出诊都要开出的方子。现在由于空调机的使用, 以及广泛饮用冰镇饮品、冰点、冰淇淋等饮食****惯, 加之露脐装的盛行, 使得人们对于脾胃的保暖防寒意识变得非常薄弱, 脾胃虚寒的损害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在古代, 夏天再热也不能吃到冰, 顶多是井下的凉水或贪吃西瓜香瓜哈密瓜等寒凉性的食物而已。过去的中医“冬不用石膏, 夏不用麻黄”, 夏天阳盛天热, 人体容易因热而出汗, 所以一般不用像麻黄那样辛温发汗的药物, 更何况像附子、干姜那样大辛大热之品, 是更不能用的了。可是在当今这个时代, 夏天就会用到这些温热的药物, 因为人们在夏季被人造的冷气伤害了, 就要用热性的药物来散寒, 越是炎热的地方越是需要呢。同事是外语老师, 她面色苍白, 没有红润, 总是穿着很多, 但依然感觉不到温暖, 并且四肢发凉, 尤其是脚, 到了晚上泡脚都不起作用,还经常腹泻,严重时就是水样便。她说:一点凉东西都不能吃, 吃了就会腹泻。这种情况已经好几年了。夏天会好一些, 秋冬更严重。我让她从立秋开始服用附子理中丸,效果显著。前几天,又见到她, 她说现在好多了,见她的气色也明显好转,见到红润了。给儿子开家长会时, 看到儿子同桌的家长, 高高大大的, 却在应该穿风衣的时节穿着个厚长的羊毛大衣,我问她:你不热吗?她说: 我怕冷,要比别人晚一个节气!看她腰身畏缩、一派清冷的样子,就知道是个脾肾阳虚之人。她说自己是个运动员,以前身体非常好,几年前做了一次阑尾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