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论文.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物技术概论课程论文班级:中药 11-1 小麦赤霉病抗性基础研究进展摘要:小麦赤霉病是全球性的小麦病害,也是为害中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抗病育种体系, 提高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效果. 运用诱导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和DON ***突变体的诱导与筛选; 异源杂种幼胚培养; 花药培养和染色体消失等单倍体诱导技术等创造抗赤霉病新种质,选育抗病新品种(系)。并运用分子作图, 对主要抗源苏麦 3 号、望水白等进行赤霉病抗性分子定位和筛选, 寻找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为小麦抗赤霉病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效标记. 建立和完善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导技术和单倍体诱导技术;创造出一批赤霉病抗性强而稳定, 丰产性优良的新抗源; 育成了生抗 1 号、生抗 2 号和生选 3 号、生选 4号共 4个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对望水白,苏麦3号和宁89403 7等主要抗源进行QTL 定位,并获得了与赤霉病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对3BS主效QTL区域的相关标记在育种群体中的辅助选择进行了比较验证, 多年的实践表明:①运用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 可以缩短新品种育成年限, 提高抗赤霉病改良效果;②对目前的主要抗源而言, 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可行有效的。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遗传育种筛选一、赤霉病 1 、症状: 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 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 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 。穗腐小麦扬花时,衩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茎基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全株枯死。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气候潮湿时病部表现可见粉红色霉层[1]。 2、病原: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有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 称禾谷镰孢, (Fr.) . 称燕麦镰孢, () . 称黄色镰孢, Sheld. 称串珠镰孢, (Ell. etEv.) Wr. 称税顶镰孢等,都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优势种为禾谷镰孢() ,其大型分生孢了镰刀形,有隔膜 3—7 个,顶端钝圆,基部足细胞明显,单个孢子无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红色粘稠状。小型孢子很少产生。有性态为 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 称玉蜀黍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寄主组织表面,略包于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顶部呈疣状突起,紫红或紫蓝至紫黑色。子囊无色,棍棒状,大小 100 —250 ×15—150( μm) ,内含 8 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纺锤形,两端钝圆,多为 3个隔膜,大小 16—33×3—6(μm)。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我国中、南部稻麦两作区, 病菌除在病残体上越夏外, 还在水稻、玉米、棉花等多种作物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越冬。翌年在这些病残体上形成的子囊壳是主要侵染源。子囊孢子成熟正值小麦扬花期。借气流、风雨传播,溅落在花器凋萎的花药上萌发,先营腐生生活,然后侵染小穗,几天后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病菌分生孢子)。在开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穗腐形成的分生孢子对本田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对邻近晚麦侵染作用较大。该菌还能以菌丝体在病种子内越夏越冬。在我国北部、东北部麦区,病菌能在麦株残体、带病种子和其它植物如稗草、玉米、大豆红蓼等残体上以菌丝体或子囊壳越冬[2]。在北方冬麦区则以菌丝体在小麦、玉米穗轴上越夏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壳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侵染。赤霉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雨水作用较大。春季气温 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 50% 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 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 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