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部队后勤伙食管理论文
伙食管理是消防部队后勤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规范化的伙食管理,对提高部队官兵的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有直接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篇一
《 武警部队伙食费标准调整模式研究 》
【摘要】近年来,由于市场物价上涨,武警部队人员的伙食费标准也做过多次调整,但这种被动性的调整,总是落后于市场物价的上涨幅度。物价的波动与部队给养供应标准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部队的生活。想要保证在物价波动中部队的生活水平不下降,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部队伙食费标准与市场物价同步增长的调整方法和模型。本文认为,伙食费标准调整工作应同部队物价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在考虑物价上涨因素的情况下对伙食费标准进行调整。从这一观点出发,进一步建立了伙食费标准自适应调整模型。
【关键词】伙食费 标准 调整 模型
一、当前武警部队伙食费标准调整现状
1952年,武警部队一类灶伙食费标准均高于城镇居民,但到1987年二者分别比城镇居民低98%和12%。自1988年以来,总部每年组织一次市场物价和部队生活水平调查,评定部队伙食。部队伙食费先后进行了7次调整,,,一类灶伙食费标准分别比城镇居民成年男子高3%和1%,对改善部队伙食,保持部队生活基本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到1998年,分别又比成年男子低28%和20%。2000年我军不得不再次调整了食物定量标准和伙食费标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我军没有随着市场物价的变动及时的建立起动态的伙食供应标准调整机制,导致部队伙食供应标准增长不及时、增幅过小。当然以上的调整方法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物价上涨较快,该调整机制就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武警部队伙食费标准调整方法有弊端。
我军现行伙食费调整采取的是“被动式的不定期调整法”,通常是在市场物价发生较大变动时,由总部组织进行市场物价和部队生活水平调查,按照武警部队伙食规定的实物定量品种和数量,进行伙食费评定,确定伙食费标准,然后由总部下发文件执行。但由于物价的上涨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原有的物价评定方法而得到的伙食费标准,是评价年度各品种的平均价格,本来就低于执行年度的初期市场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物价的继续上涨,标准与物价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当二者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武警部队反映比较强烈的时候,于是被迫做出再一次的调整。每次调整的时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客观上决定了原调整方法的被动性和不定期性。
二伙食费标准的调整幅度与物价上涨不同步。
伙食费标准的调整幅度与物价上涨不同步。武警部队伙食标准调整,往往是等到物价上涨起来了,武警部队反映大了,这才急急忙忙增加一点标准,缓和一下局面。也就是说,调整的依据始终是前段时期上年度市场物价的平均价格,没有考虑到今后一段时期内物价的变化因素,因而调整后的伙食费标准总是与当前的实际物价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即存在滞后性。
三调整周期长,涉及面广,工作量大。
从调查到论证,最后到标准下发,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以上,在此期间,武警部队始终处于旧的低标准状态。标准调整前要做大量的调查统计工作,进行市场物价和部队生活水平调查,涉及到全国至少30个省、市、自治区的社会经济调查部门、统计部门、粮食部门。进行市场物价与部队生活水平的调查,从武警总部到下属总队再到支队,都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关于武警部队伙食费调整模式的几种构想
一扩大弹性系数,实施跳跃式调整。
武警总部在修正调整伙食费标准时,应考虑国家和军队财力的可能,保持一定的弹性,使伙食费标准在一定时期内,与实际伙食费消耗相适应。具体设想是:根据物价增长指数以及预测增长幅度,在一定时期内对伙食费标准实施周期性跳跃式修正调整,修正时间一般是一年一次。在调整伙食费标准时,应赋予伙食费标准一定的弹性,使相应稳定的伙食费标准在一定时期内最少一年与实际伙食费消耗和物价变动趋势相吻合,减少物价与标准之间的矛盾。这样做的关键是科学确立弹性系数即调整幅度,弹性系数过小,容易跟不住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容易造成标准的浪费。因此,科学确立弹性系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这样做的好处是伙食费标准的调整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避免了过去伙食费标准调整的随意性,并保持了一定时期内标准的相对稳定性,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缺点是调整周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