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黄河》教学反思徐.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河》教学反思徐.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1/5/1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河》教学反思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
西航三校 徐美娟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沈大安先生认为:略读也就是大略地读,可以叫粗读。体现在教学上,就是不求精细、全面,但求大致理解、大致掌握即可。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教学应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阅读活动前,应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并在阅读活动之后评一下目标的达成。阅读活动的设计也要避免精读课的讲析,应以练****设计为主,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相对于精读课文来说,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更集中、更简约一点。所以,我制定目标时:1、字词教学不作重点,没有花专门的时间进行字词的朗读检查,只是在学****课文中渗透、检查几个词的意思。2、突出重点,进行取舍。每一篇略读课文的前面都一段提示语,这段提示语不仅实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内容上的自然衔接,而且明确提出了本课学****的重点、难点,我就根据阅读提示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为,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引领学生走进《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后,我觉得整堂课中有两方面做得比较好:
1、语文味较浓。
这篇课文很容易上成科学课,如何使它上得语文味浓一些?我在教学黄河变化时,引导学生想象昔日黄河两岸的画面,挖掘文中的这一空白点对学生进行练说。教学变化原因时,我让学生理清各个小原因之间的关系,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
2、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文比较长,怎样让学生在这一课堂中有所得。我想课堂不但要让学生能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的各种能力有所提高。让学生找小原因,说各个小原因之间的关系,再连起来说,培养了学生概括、整理、联系、表达方面的能力。
3、以图展示“恶性循环”的原因
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以生动的图像展示于学生。不但让学生理清了“恶性循环”,而且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为下文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理解做了铺垫,真正做到了略中有精,数管齐下。
反思这堂课,存在的不足有:
1、“悬河”一词的意思不够落实。我让同学们文中的句子来解释一下“悬河”时,第一位同学没有找准,第二位同学找对了,当时,我应该出示示意图让同学们了解“悬河”的同时,马上让全体同学读这句话并感受它给两岸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2、在教学原因时,如果能够再与前面的变化联系起来,那么整个教学就显得更加紧凑,更有立体感。
3、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隐去了教师的教,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语文实践的机会,有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让略读学****成为学生自主学****的“演练场”。而我在某些环节还是放不开手,一味地在指导提问。使学生无法尽情在课堂中展示自己。
总而言之,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行为,不是阅读行为;不能以略读去阅读,不能以精读去教学。那是一种曾经沧海的简约,那是一种踏平坎坷的坦荡。需要教师摆自己的位置,适时“隐退”,用更加开放的胸怀引领学生享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