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滚动轴承的热处理目的: 提高滚动轴承强度、韧性、耐磨性、抗疲劳强度以及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同时通过特殊的热处理是其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防磁等特性。常用的热处理方式有: 退火( Th ), 它是将金属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并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 然后再缓慢冷却( 一般是随炉冷却) ,退火可降低金属的硬度和脆性,增加塑性,消除内应力等。正火( Z) ,它是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并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正火可以细化晶粒,改善机械性能鱼切削性能。淬火(C), 它是将金属加热到所需温度, 保温后放入淬火剂中冷却, 是温度骤然降低。淬火可增加金属的硬度,但会降低其塑性。回火, 它是将淬火后的金属重新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再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冷却。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回火可分为, 高温回火, 中温回火以及低温回火。回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因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获得所需的机械性能。调质, 即是所说的淬火加高温回火, 这样可以得到所需的强度和韧性。经过调质处理的钢一般叫调质钢,多指中碳钢和中碳合金结构钢。钢中的主要金相组织: 奥氏体(A) 它是碳溶于γ-Fe 中形成的固溶体, 具有面心立方结构, 溶碳能力较铁素体强, 机械性能随含碳量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它是固溶体, 所以不论含碳多少, 塑性都很好, 而且无磁性。碳素钢在 727 °C 以上平衡组织中才能看见奥氏体, 在有些合金钢中, 由于合金元素的作用,在室温下也能得到奥氏体。铁素体( F )它是碳溶于α-Fe 中形成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溶碳能力极小,所以也叫纯铁体。其性能也与纯铁极为相似, 即强度、硬度很低, 塑性韧性很高,在 768 °C一下又磁性。渗碳体( Fe3C ), 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含碳高达 % ,晶格结构很复杂,其硬度大脆性大,强度低塑性几乎为零。珠光体(P), 它是又铁素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含碳量 % , 其中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比例大致为 7:1 ,性能位于两者之间。马氏体(M), 钢在加热后, 将高温奥氏体用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时得到的淬火组织。贝氏体(B), 钢在加热后, 将高温奥氏体放入 500 °C 与马氏体开始转变之间一定温度进行等温转变, 该转变组织叫贝氏体。贝氏体是由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鱼渗碳体组成的两相混合物。由于转变的温度较低, 碳原子扩散能力较弱, 只能形成断续的片状渗碳体, 所以它不仅又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还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一、铬钢轴承的热处理 1、常用材料: GCr15 、 GCr15SiMn 工艺:预备热处理: 退火 a、球化退火(得到均匀分布的细粒状珠光体,为淬火提供良好的组织准备) GCr15 退火温度 780 ~81 0℃时间 3到6 小时,等温温度 680 到 720 度等温时间 4到5 小时然后在炉冷到 650 度在出炉空冷。 GCr15SiMn 退火温度 780 到 800 度时间 3到6 小时,在 680 到 720 度下等温 4到6 小时, 然后炉冷到 650 度出炉空冷。 b、去应力退火(消除因机加工和冷冲压在零件中形成的残余应力) 去应力退火温度 550 到 650 度,时间 3到5 小时。 c 、再结晶退火(消除冷加工中产生的冷作硬化,使破碎了的尽力再结晶) 一般 GCr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