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报任安书(二).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报任安书(二).docx

上传人:1017848967 2021/5/20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报任安书(二).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报任安书
  姓名: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宜多指导并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学生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
  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司马迁的生平经历。
  教师补充解说《史记》,强调:1、思想(四点);2、文学价值(鲜明的人物个性,强烈的抒情性)3、影响。
  二、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1、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迭岩。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2、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
  
  3、教师读课文。
  三、集中学****1—3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第二课时
  一、集中学****4—5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