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学脉心得.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脉心得.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6/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脉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脉心得(2014-10-17 19:38:10) 转载▼标签: 杂谈我在本论坛发《我的脉诊趣事》贴后, 承蒙管理员、各版主和众网友的关爱, 陆续有网友联系, 询问如何学好脉学, 以及应读哪些书, 在此, 将本人为什么谈脉及学脉体会, 回复如下, 仅供大家参考:我早年先后读过 82 年版北京中医学校教材《实用中医学》、《医学衷中参西录》、《频胡脉诀》、《黄帝内经素问》、《针灸大成》、《景岳全书》、《脉诊》(刘冠军著)等很多医学方面书籍, 其中《频胡脉诀》曾经下功夫背诵, 下的功夫应该是不少, 可是, 临证治病仍然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后来,看到有许多中医名家,都谈到学中医要从经典学起, 于是, 便放下这些书,从《伤寒杂病论》下手, 就是反复读各大名家《伤寒杂病论》注释本。有了初步体会后,后来就读原本,反复读,读反复。终于,基本弄懂了六经辩证的原理。有人说仲祖以六经统百病, 我体会到这确实是真理。六经是个大系统, 六经辨证已经包括了五脏六腑辩证、气血营卫辩证,更包括了人体的一切四肢百骸。就是说人体内外的五脏六腑、气血筋骨皮肉, 四肢百骸, 都可用六经这个大系统来辩证, 来分类。六经再分为六个分系统, 六个分系统之间的关系, 则可以再用阴阳、五行来表示和说明。明白了这个道理, 才基本明白了如何治病。也就是说,遇到临床病人,自然是先分辨病在何经,是经病,还是脏腑病, 还是所合病;是一经病还是两经、多经病。等到这时候,阴阳就用上了,阴阳的概念更大, 也可以更小; 也就是大处有阴阳, 小处也有阴阳。如果涉及两经病、三经病就又涉及到了五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举例。弄清六经辩证,我大概用了六、七年的功夫。那么如何分辨病在何经、何脏腑, 那就要根据病人的证和脉进行辩证, 每经病的证和脉, 是不一样的, 所以, 仲祖《伤寒杂病论》, 每篇都是“辩某某病脉证并治”。这里仲祖为什么不说舌呢? 可以理解为望( 气色、形态)、闻( 音声)、问( 病人自觉不舒)、切(脉), 舌诊可以统一到“望”的范畴。《伤寒杂病论》中,讲四诊的内容,脉诊篇幅最多,可见仲祖最重脉诊。察色、舌诊、听音声较少。那么, 仲祖为什么独重脉诊呢?我觉得脉是最真实、最能反映病的根本原因。所谓“四诊和参”,就是其他“三诊”提供的信息,要与“脉诊”获得的信息互相参照, 但是, 脉诊最能真实反映疾病原因。常常见到, 病人某些方面“虚”, 某些方面“实”, 在“证”的层面上,反映不明显,不容易觉察,但是,脉诊却提示的很明确。还有很多,在“证”的层面, 有很多共象, 但是, 脉象提示的病因却迥然相反, 或相去甚远。所以, 仅仅根据“望、闻、问”三诊,忽略“脉”诊,处方治病,虽然也有成功时,但是终不能全胜。(当下, 之所以有很多西医治不了, 中医也不能治的疾病, 基本原因就是医生没有找到发病的根本原因, 医生对这些病的诊断, 仅仅停留在证的层面, 更有甚者, 竟依据西医诊断立法治病,更属荒谬) 。当下某些人,不顾经典“脉证并治”的要求,反而依据后人仅从证论治的观点,希图说明轻脉重证的合理性,也是很不客观的。例“脉阴阳俱紧,反汗出”一条, 汗出是很多情况都有的,不凭脉诊,就不知道是“亡阳”,因为病在太阳、阳明、少阳,都有汗出; 而且, 太阳病, 汗出情况正多, 有时很难分辨; 阳亡于外, 恶寒也没有, 一搭手“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