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家校合作促进幼小衔接.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校合作促进幼小衔接.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5/22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校合作促进幼小衔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校合作促进幼小衔接
  摘 要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本文从幼小衔接的理念、各国对幼小衔接的看法、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帮助孩子和家长更好的进行幼小衔接,从而帮助孩子顺利的开始新的学****和生活。
  关键词 幼小衔接****惯 倾听 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1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銜接”指儿童从幼儿园毕业过渡到小学一年级、身心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到质的变化过程。《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注意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的教育,密切联系、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与家庭和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小衔接创造良好的条件。”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幼小衔接过程甚至可以使儿童拥有较高水平的社会能力,与其今后的学业和社会成就相关。相反,则会导致儿童出现睡眠不足、食欲不振、心理负担重、人际交往不良、厌学等现象。
  2为什么要进行幼小衔接
  为什么要要进行幼小衔接,各国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美国教育指出:为了让幼小双方能够制定切合自身的教育计划,美国政府应对幼小衔接给予高度重视,颁布相关的法律政策,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适当下放教育权。
  日本教育界一致认为“幼小衔接”的首要任务是儿童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促进,两者对相同的教育目的有着共同的追求。日本的“幼小衔接”已然演变成为幼小双方为追求共同的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平等合作。
  法国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处于智力发展高峰期的学前儿童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必然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协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法国,普遍认为儿童以后的健康成长得益于良好的早期教育,正讨论幼儿两岁入学的可行性,个别化教育在“教学阶段”制度中体现了尊重儿童个性特征的发展原则。
  中国也认为幼小衔接是重要的。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重要且意义重大。
  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幼小衔接过程做得不好,在孩子入学后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就显得非常重要。
  3幼小衔接应该衔接什么
  某名牌大学校长在学生毕业典礼上临别赠言:“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水平比文平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更是引人深思。
  由此可见: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只有这种综合素养的发展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老师和家长,在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要衔接些什么呢?
  
  如果你经历了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你会感悟到,孩子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是非常有价值的技能。把字写好,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意写字姿势与****惯,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手离笔尖一指节,胸离桌沿一拳宽,眼离书本一肘远”,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还可用“脚踏实地背挺直,提笔就是练字时”这样的语言提醒孩子。
  (2)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右手执笔时,手指离笔尖一寸,用大拇指、食指分别从两个方向夹住笔杆,用中指的第一节垫在笔杆下端;大拇指不能压在食指上,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弯向手心,并放在中指下方,笔杆后端斜靠在虎口处;笔杆与本子成四十五度,眼睛需能看到笔尖。
  
  在教育教学,听比说更重要,因为只有用心倾听后才知道,自己到底要说什么。要重视孩子倾听****惯的培养,一个学生课业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课堂上能否很专注的听讲。其实天才和弱智在人群中不到百分之一,百分之99的孩子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之所以一百个孩子里,真正学****好的孩子就那么几个,很大程度上缘于他们上课时专注力的区别。
  一个人的专注力不是天生具备的,是需要从一点一滴训练养成的。进入小学以后,孩子主要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获得发展的,因此,集中注意力去听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倾听****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比如对口令:“人家发言,我在听,边听边记好记性。”“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认真听”,通过这种方式时时提醒孩子要认真倾听。在课堂上发现用这样的方式提醒学生效果还不错,口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