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引导建议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本三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大学群体,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认为自己并不属于特殊群体,所谓“特殊”似乎是社会以及身边的人们冠以的,可是又不可避免的表现出一些特别之处。本文拟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陈述了师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引导建议,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对自己、对大学、对社会有更好的认识,从而促进其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独立学院;本三;个性特征;成长;引导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1-0071-02
獨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新生事物,新的体系就会有新的群体应运而生。本三的学生有很多鲜明的特点,他们大多乐观开朗,多才多艺;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比例较高;学生成分复杂,年龄跨度大,学习基础薄弱;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愿意继续深造,但由于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又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心理[1,2]。一切本着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只有了解他们的内心和思想动向,辅导员和老师们才能更好地开展管理和教学工作,本文拟针对本三同学的个性特征,结合长期与学生接触的观察经验,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
一、消除与“本一”“本二”的比较
之所以把这项提到第一个来说,是因为,这个问题应该是绝大部分本三同学心中的禁区。辅导员和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拿“本二”“本三”来比较,出发点是善意的,希望他们明白自己的不足,更多的时候老师们是在告诉他们与本二没有区别,可是一次次的强调反而让他们意识到了不平等。其实,从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来看,本三同学对自身的认知还是比较清晰的,他们承认自己与本二同学在高考分数以及学习基础上的差距,但同时也有信心,甚至更有决心在大学里奋发向上,因为大学的课程体系与中学时期完全不同,他们又重新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这种信心和决心有很多在后续的求学期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保存,学生个体的原因我们姑且不论,老师们一次次的所谓“无差别化”在他们眼中成为了一种掩饰,心理上逐渐产生了抵触。学生就是这样一个敏感的群体,他们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慢慢的反而放任自己去做一名“本三”学生。教导要因势利导,了解学生心中的石头,才能带领他们一起过河。建议老师们尽量减少“本二”“本三”这些词语的同时出现,无论其目的是类比还是对比。
二、学生应以学业为重
如果说学生是一个职业的话,那么学习就是他的工作,考试就是年终考核,考核合格颁发的证书,是打开求职大门的敲门砖,没有了这块砖,纵使才华横溢,也没有施展的资格和机会。在当今社会,学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成才的一条捷径,不然家长们为何愿以高昂的学费换取孩子们的学有所成。要告诫学生以学业为重才是他们最好的人生选择,尤其是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要使他们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