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桥西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1].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桥西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1650986**** 2021/5/26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桥西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桥西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学校 年级 版本 设计人: 孟晓弟 日期:
课 题
5大自然的语言
课时数
2




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的科普儿童诗。全诗共十小节,从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妙。作者把大自然拟人化了,读起来生动有趣。诗歌更是一种召唤——召唤我们走进大自然,去读懂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语言。
学情
分析
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图书王国、走进网上世界,进行活动,寻找大自然的语言,如:春、夏、秋、冬的语言,晴天、雨天的语言,地震的语言,或其它语言,以及一些谚语。




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5个生字,掌握会正确书写“睁、飘、蚂、蚁、泳、省、略、圈、雅、懂”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将生活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大自然的其他语言。体会介绍科普知识儿童诗的语言特色,体味作者的情感。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进去,以语感引发情感,以情感带动语感,尝试体验声情一致的朗读能力生成与提升的过程。
预****br/>作业
预****是学生唯一的独立学****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能力,体现于预****的水平上。所以,预****作业要全面地针对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为教学作一些基础准备。预****设计要求能够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直指重点,让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进入课堂。




课前
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图书王国、走进网上世界,进行活动,寻找大自然的语言,如:春、夏、秋、冬的语言,晴天、雨天的语言,地震的语言,或其它语言,以及一些谚语。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板块
教学预设
学生学****清单
第一课时
一、“走进自然”,解题激趣。 
结合课件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让孩子置身于大自然这本书之中,感受大自然之神奇,引起学****兴趣,为阅读学****奠定认知和情感上的基础。
二、走进文本,初读正音。
自读诗歌初步感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感知文本,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叙述顺序。
四、美读文本,体会情感。
学生边看课件边欣赏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尝试读出感情。读中悟,悟中读。

(一)同学们,自然是神奇的,它是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你能读懂吗?出示课件,学生畅所欲言谈想法。
(二)你们都能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诗歌中还会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咱们仔细读读,去发现吧。
(一)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 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