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肥皂泡(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会写“皂”字,理解词语“和弄和弄”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或生活体验理解句子深刻含义,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和童年生活的快乐。
学会使用顺序连接词,初步领悟作者仔细观察事物、将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学习生字
师生进行话题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呀?跟老师分享一下玩游戏的感受。(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听到你们说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也好想回到童年生活里跟你们一起玩游戏。那今天呢,老师想带领你们去看看冰心奶奶她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知道?(导入课题)
引导生观察课题,找找缺少了哪一个字,相机学习生字“皂”。
引导观察“皂”字,交流识记方法。
学习“皂”字的拼音,部首,学会组词,造句。
师范写,将“皂”字带回课题中补充完整。生观察后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游戏:肥皂泡泡吹起来 (边读生字边将多媒体上的泡泡吹起来)
把生字带回课文,进入课文学习。
读中感悟,体会乐趣
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肥皂泡”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生自读思考,师指名回答,师总结:文章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相机板书:吹 欣赏 感受)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生观察,看图并结合文中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作者小时候玩肥皂泡的地点,当时的天气和选择在阴雨时节玩肥皂泡的原因)
(3)质疑:作者玩的肥皂泡是哪来的呢?买来的吗?(引导生读第三自然段,知道作者是自己制作的,引入制作方法)
学习第3自然段
(1)实验小课堂:请学生找出作者制作肥皂泡的方法,圈出这段话中的动作词,根据作者的描述,指导并示范制作肥皂泡的方法。(相机理解词语“和弄和弄”的意思,板书:蘸、吹、提、扇)
(2)提问:老师制作成功了吗?为什么老师会制作成功呢?(指导写作方法:写作的时候要像作者一样,将一件事情描写完整、生动与细致,才能让读者更明白易懂。)
(3)让生试着吹一吹,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并引入对比作者是如何吹肥皂泡的,找出吹肥皂泡的句子,朗读体会作者吹肥皂泡的小心翼翼。
(4)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吹肥皂泡的游戏过程,可以试着用上“首先……然后……接着……”的顺序连接词,师小结。
(5)牛刀小试:参照课文,试着描述一件事情,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
学习第4自然段
生认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一看吹起来的肥皂泡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引导抓住“五色的浮光”和“轻清透明”,随文理解词语意思,拓展延伸了解泡泡五颜六色的原因,体会泡泡的颜色美丽。(板书:颜色美丽)
师出示图片,生观察,再次体会肥皂泡的颜色美丽。
出示问题:肥皂泡在扇子的扇送下会是怎么样的呢?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引导抓住“玲珑娇软”、“颤巍巍”、“光影凌乱”,随文理解词语意思,感受肥皂泡的变化多样。(板书:变化多样)
想象体验:看到如此颤巍巍、光影凌乱的肥皂泡,你有什么感觉?(出示肥皂泡光影凌乱的图片)
生谈感受,适时引导生有感情朗读第4句话,体会作者的紧张与担心、不舍与遗憾。
学习第5自然段
(1) 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