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里仁篇第四.doc

格式:doc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里仁篇第四.doc

上传人:zgs35866 2016/6/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里仁篇第四.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里仁篇题解——孔子学说的核心《八佾篇》的中心是说“礼”,这一篇的中心是讲“仁”。我们知道,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礼”只是“仁”的表现形式, 因此, 我们把孔子学说也称之为“仁学”。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几千年来,围绕这一个“仁”字,儒家大师们所做的文章可谓汗牛塞车,“口水战”不绝。尤其是那些躲在象牙塔里咬文嚼字的学者们, 围绕这个“仁”字,谈“体”讲“用”, 洋洋洒洒, 用草根们根本听不懂因而也没有多大兴趣听的深奥、艰涩的语言给这个“仁”字蒙上一层又一层“玄装”,叫人越学越迷茫、越学越糊涂。其实,要给这个“仁”字一个具体的定义,说难也易,说易却难!因为这是属于人性范围内的一个抽象概念,其内涵丰富,人人皆知却又难以给出一个具体定义,就连我们的孔老夫子也没有给“仁”一个具体定义,而总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解释“仁”。哪么,是不是就说“仁”是一个漫无边际、飘渺无形、难以把握的“空泛之物”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只要从“仁”字的象形意义上去分析,就能明白它的内涵。古代“仁”字最初的图形是一个表示“人”的符号旁边加一个表示数量“二”的符号,其象形意义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我们说,一个人独处是“个体”, 当你以个体的形态存在的时候,你的一切行为于他人、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关, 但人不可能是以“个体”的形态而存在的, 那样的话, 人就无法生存下去。人要生存就必须与人合作共处,与自然界万事万物建立一定的相容共存的和谐关系并分享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任何一个人就不能自顾自的想怎么就怎么,你必须对你的行为有所制约以便与和你在一起的人维持一定的关系,否则,这种合作共处的关系就会遭到破坏,谁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人类就是依靠这种有我就有你、有我有你就有他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组成了社会,而且,这个社会还必须保持和谐,否则,人类就不能安宁、就不能发展。哪么, 人类又是依靠什么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以维系人类社会的和谐呢? 这就产生了“是非”的观念,即:怎样做才能使大家相处的更好,怎样做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和谐关系?当然还能继续引申。这些是非观念逐渐上升为人类普遍的道德意识,成为人在社会中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人类的道德意识是源于人内心的善端——即由亲亲相爱推而广之所产生的人人相爱理念而产生的, 这种源于人本性并推而广之的道德意识就是“仁”。所谓仁道, 就是在内心这个善端指引下所建立起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仁”,即:“仁”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本源,代表了人类道德要求的总和, 是人类道德精神的最高追求。韩愈的“博爱之谓仁”讲的就是内在仁德的外在表现, 可以说是从“用”的角度阐释了“仁”, 宋儒的“心性学”则是从个体人的道德修养角度阐释“仁”, 重在表达“仁”的“体”。本篇 26章, 就是从“体”、“用”两方面阐述仁的道德本质及其在现实中的表现与具体要求,集中表达了儒家的人生观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下面我们分章节学****讨论。一、做人之道何为美这一篇和第二篇《为政》的行文结构相似,是一篇典型的正论文。它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即:人,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才有意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做人之道。【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为美”的“里”是动词, 居住的意思。这里可以当做“处在”、“放在”的意思讲,与下一句“择不处仁”的“处”意思相对应;“知”同“智”, 智慧的意思。“里仁为美”按照过去大师们的普遍解释,“里者, 民之所居, 居于仁者之里, 是为美。”所以,“里仁”就泛称风俗淳美的乡里, 意思是说:“要居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我们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是, 若照此解释,问题就来了,那就是如果大家都往仁者居住的地方挤,那谁去落后的地方教化、开启文明呢?儒家的社会责任从何体现?这是不是有些“太功利”了——为了能使个人身处仁者之处就不顾一个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显然是不符合孔子思想的。况且, 人是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出生地的啊, 如果生在了文化欠发达的“落后蛮夷之地”,对于一个真正希望走仁道的志士而言,那又该如何? 抛弃自己的故乡而远走他乡, 将自己“置于仁者之里”? 这是不符合“孝道”的,住在这里,又不能称心如意,这岂不是给志士出了一道难题吗? 再说了,文化的发展本就不可能平衡的,正因此,才需要知识分子去那些文化不发达的地方开启文明,这便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啊!春秋时期,西秦与中原诸国相较文化落后、政治制度落后,不能算作是“风俗淳美的乡里”,但孔子的学生燕伋生在这里。他一生虽三度翻山涉水去鲁国跟随孔子学仁学道,但他却没有定居在鲁国而是回到他的故乡设坛授徒, 传播儒学, 教化民风,( 在今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