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长江三角洲_百度百科.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江三角洲_百度百科.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6/6/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江三角洲_百度百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江三角洲_ 百度百科长江三角洲_ 百度百科百度首页| 登录新闻网页贴吧知道 MP3 图片视频百科帮助添加到搜藏返回百度百科首页编辑词条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目录长江三角洲【形成】【历史】长江三角洲含义长江三角洲交通编辑本段长江三角洲( the Yangtze Delta )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 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 7500 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 海水黄浑, 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 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连接国内外市场, 吸引海外投资, 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 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 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 东止黄海和东海。按照国务院 2008 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 即江苏浙江全省, 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 将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 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力和发展潜力, 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 1/5 提升到接近 1/4 , 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 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编辑本段【形成】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 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 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由于科氏力的作用, 主江流不断右偏, 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 形成今天长江北岸的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现在江口附近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 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咀也同步延伸。北岸沙咀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程 6~8 米。南岸沙咀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 地面高程 ~ 6 米左右, 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沙咀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 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南岸沙咀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 100 ~ 300 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构成。长三角区域所包含城市: 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泰州南通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台州宁波舟山温州编辑本段【历史】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经公元 4~6 世纪东晋、南北朝和 12~ 13 世纪南宋两次大移民, 以及 10 世纪以来的河网建设,三角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近代工业兴起较早,内河航运发达,沪宁、沪杭铁路相继建成, 上海和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南通、扬州以及浙江省杭州、嘉兴等地先后发展为工业